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76 盛世可望(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8950更新時間:2019-06-30 16:01:47

    要知道這些籍民可不是一個個枯燥的數字,而是活生生的人,睜眼就要吃喝。如果沒有足夠的物貨基礎,強將這些生民控製在手中,要麽活活餓死,要麽釀生民變。

    就算是要大規模的授田屯墾,農作物的生長收獲也是需要一個周期,而且前期還必須要有足夠的投入,這完全就是一個無底洞!

    哪怕到了現在,單憑屯墾的收入,不要維持數量龐大的鎮戍軍隊,滿足生民自身需用都遠遠不足,而這樣的情況,最少還要維持兩三年的時間。

    之後行台又要開始籌劃繼續北伐河北,就算家底再豐厚,也不可能再繼續投入到關中這個無底洞。所以從去年秋日開始,行台向關中的物資投入便逐步縮減,四方賦稅俱都收留府庫,用以準備之後的河北大戰。

    因此目下的關中,巨大的物用缺口都要仰仗民間的自發補充。這其中雖然也有鼎倉在宏觀上的調控,但想要讓商賈們動起來,利潤的誘導必不可少。

    關中百廢待興,屯墾雖然卓有成效,但也遠遠未到外銷的水平,而且民眾久亂之後赤貧疲敝,就算有外界物用湧入進來,購買力多少也著實堪憂。

    但關中也並不是沒有優勢,那就是自然資源極為豐富,而且勞動力頗為充足。行台複治之後,首先便以封禁令將山野河澤俱都封鎖起來,牢牢把持在手中。之後大索遊食,編民入籍,掌握了大量的勞動力。

    有了這些資本在手之後,便有了與各方商賈對話的底氣。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河東的營建提供了一個龐大的物貨轉運節點,之後對關中水道疏浚修整、沿途設立倉儲、邸舍等等基礎設施,商道牢牢控製在手中。

    這些布局完成之後,行台便不需要再擔心關中貨用奇缺、物價飛漲,越高昂的物價便意味著越龐大的利潤,隻要有商貨上路,行台便能沿途得利,哪怕商稅僅僅定在一個非常的比例,單單沿途運輸、存儲等等所收取到的利益,便堪稱海量。

    沈哲子所以特別禮待張重華,也不僅僅是因為張駿的身份如何,事實上私底下他和張駿應該是相看兩厭、彼此蔑視,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搭夥發財。

    行台所把控的物流商途,目下還僅僅隻局限在黃河以南的諸夏之地。而張駿雖然遠在河西,卻控製著聯通西域的重要商道,雙方在這方麵,算是達成一個共識,將隴上作為東西物貨的一個交匯點,共享各自掌握的商貿資源。

    其中一個比較突出的例子,那就是馬匹的交易,河西有良馬,中國則物貨充足,這當中利潤之高足以令人樂而忘命。為了刺激西向的商貿,行台並沒有壟斷馬市的交易,而是將一部分資源與經過挑選的商賈分享,在關中直接收購他們販運來的馬匹。

    單此一樁暴利誘惑,便足以帶動數以億萬計的物貨向關中湧入。而商事所帶來的種種好處,才是關中元氣得以快速回複的重要原因,使得關中無論軍政,俱都能夠齊頭並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