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97 平陽賊蹤(2/4)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2132更新時間:2019-06-30 16:01:55

    如今的薛氏塢還是薛氏族人聚居所在,知曉李炳身份後,望向他們一行人的眼神都有幾分不善。這也是人之常情,任誰眼望著生長於斯、苦心經營的鄉土家業將要被旁人所接手,也是難有什麽豁達之想。

    李炳對此倒也不甚在意,薛家主要族人之後肯定都要跟隨薛濤離鄉,剩下的一些家眷並旁支族人也要另擇地境安置,但這都是河東太守府需要考慮的事情,而他隻負責接收汾陰的塢壁並一係列防事。

    汾水乃是黃河中遊的重要支流,但是在平陽與河東之間的這一段河水,水況特別是通航條件卻實在算不上好,叉流如蛛網,更兼灘淤眾多。眼下還是大河汛期,由高處向下望去,處處河淤泛濫,難有平實的道路可供通行。

    “舊年劉賊據於平陽,頻有四邊用事,當於汾水津要,因是也大作營設,但卻不得於法……”

    薛良苦笑著向李炳講解此境何以如此,早年漢趙盤踞平陽,無論是西入關中還是南下河洛,汾水都是重要的漕濟要道。

    這些胡虜也頗有幾分人定勝的豪邁氣概,對於河道的運用可謂是想一出是一出。

    比如舊年劉曜攻打關中,便打注意要在汾、河交匯處大設津渡,又因交匯所在河漕泛濫、改造不易,竟然突發奇想要從塬上引流入河以繞開河漕灘塗,投用苦役近十萬眾,挖是挖開了,但卻接連兩年的大旱,挖出的河渠俱都堆填了屍骨也沒能派上用場。

    類似根本不通水文地理的營建數不勝數,別沒能將汾水戰略價值完全挖掘出來,甚至就連原本勾連晉中的漕運能力都大為削弱。如此一番人禍的破壞,倒是在河東與平陽之間架設起一片不足通行的隔離帶。

    但這所謂的隔離,也隻是針對大軍開拔而言。對於熟悉鄉境道途的本地鄉民而言,還是能夠找到一些通行道的。而目下河東的匪患,也主要是來自於此。

    舊年漢趙將大量邊胡內遷將之安置在平陽周邊以為藩籬屏障,之後隨著漢國的崩潰,雖然也被擄掠、離散眾多,但剩下的那些胡卒沒有了勢力、秩序的約束,則就各自流散鄉野,聚眾為寇。

    “此境匪寇,大大足有數十股之多,各擁人眾上千、幾十不等,如狐鼠奔竄,實在難於剿撫。目下也隻能鄉民結寨聯保,互為援應……”

    離開薛氏塢,眾人沿汾水繼續向東行。這一段地勢較為複雜,北側是枝蔓橫生的荒蕪灘塗,看起來鬱鬱青蔥之處,底下很有可能便是能將人馬深陷的腐爛沼澤。南側則是高低起伏的稷山,山野之間密林厚鋪,甚至都沒有道路的存在。

    類似的路途,綿延幾十裏,從宏觀角度來看,倒是算不上長,但若想完全防守起來,投入幾萬人隻怕都力有不逮。一旦有一些漏洞為賊寇所趁而流竄進入河東之境,所造成的動蕩便可大可。

    李炳一路行來,聽著薛良的介紹,並不熱衷於發表意見。沿途偶爾也遇到一些分布在荒野中的村邑,那些村邑規模並不大,多的幾十戶,少的三五戶人家都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