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319 巧於藏拙(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184更新時間:2019-06-30 16:02:02

    越來越多的河北時流被押送到興國津的戰俘營中來,這其中便不乏張坦的舊相識。畢竟他家便是清河望宗,他本身又是羯國的高級宿將,認識他的人不在少數。如此際遇之下碰麵相逢,難免多有唏噓。

    而那些人得知張坦在南麵便投降了晉軍,自然要忍不住向他打聽該要如何自謀求活。可張坦眼下禍福尚是難測,又哪裏有什麽妙法教授旁人,隻能對以苦笑。

    碻磝戰事,以令人驚詫不已的方式告終,而張坦的心境也是跌宕難平,被事實粗暴直接的教誨了一番之後,他再也不敢妄自揣度後事將要如何發展。

    畢竟再怎麽有智慧的人,就算有什麽判斷,也是建立在豐富的閱曆舊事基礎上,可是很明顯,河南的王師之強,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認知與常識,就算有什麽推測,也必然是謬誤百出,當此時,反倒不如安安分分的待在此中等候發落。

    但如張坦一般想法的畢竟少數,大多數人逢此變故,本能還是要讓自己趨利避害,改善危險處境。而眼下王師各路人馬尚在外掃蕩肅清,也沒有太大的精力監控他們,所以這戰俘營中,每日都不乏人聚在一起商討對策。

    能夠被關押在此處營地的河北時流,主要還是地方上的鄉望豪強,至於一些胡虜出身的羯國臣子,早在王師掃蕩途中便被手起刀落的幹掉了。

    這些人湊在一起晝夜商討,倒也不是在釀生什麽針對王師的大陰謀,他們在羯國本身便是被提防打壓的一群人,自然也沒有為國捐軀的勇烈。但能夠在石虎這樣一個暴虐的主上統治下還能存活至今,自然難免就心思多了一些,不乏審時度勢之敏感。

    他們也邀請過張坦幾次,但張坦經受過教育後,更覺這種自謀隻是浪費時間、精力,即便出於舊情而列席其中,也都少有發表意見。幾次之後,這些人便也覺得張坦敝帚自珍,心中不悅,便開始隱隱將他排斥在外。

    張坦樂得清閑,冷眼旁觀這些人每日裏長籲短歎、長謀短慮,再想到他們多半徒勞,心中便不免生出幾分惡趣的快意。

    此前的他,甚至已經甘於賭上家人性命,獻出偷襲臨清的奇謀,誠意之大要遠遠超過這些人。但事實證明,他們這些河北人已經根本不具備再與行台算籌碼、提條件的資格。此類用心,或許不會招至身死大禍,但也注定無功。

    當然張坦也並不是一味的自暴自棄,因為先投降這一點經曆,還是讓他有所收獲,明白到在麵對王師的時候,唯有恭順、唯有敬服才是最不會出錯的作法。

    所以他幾番軟磨硬泡,終於求請謝曜幫他向外通信。而張坦向外通信的唯一內容,就是聯係東武城的家人,不要再考慮他們張氏仍然留在羯國為官那幾人,也不要再顧慮王師兵臨冀南究竟是長治還是短攻,趁著王師兵鋒還沒有邁過臨清城前,用最快的速度整頓家業,最好是將東武城一並投獻於王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