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394 壯心不已(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556更新時間:2019-06-30 16:02:29

    這話自然隻是調侃,但也道出一些深意。劉群、崔悅、盧諶這些人在遼邊雖然輾轉寄人籬下多年,但一直都是作為一個整體,哪怕在外人看來,也是將他們當作劉琨殘部看待。

    可是如今行台的任命,隻將劉群一人留任遼邊,崔悅、盧諶卻都召回行台榮養起來,其態度已經很明顯,那就是並不將他們當作一個整體的政治勢力來接受。這樣的安排也是在告誡他們,不要妄想在行台或者在地方經營起一股相對獨立的勢力。

    當然無論真實的意思如何,表達上肯定要更加委婉一些。聽到劉群的笑侃,溫放之也笑了起來:“我之所以進言行台如此安排幾位親長,也是考量諸多。幾位長輩多年流落遼荒,難得常享安樂,如今中國大勢將定,若仍偏處遼荒,也是人間悲事。但若就此無顧四邊餘患,隻憑家門舊蔭,也難長享福祿眷顧……”

    彼此熟悉起來,溫放之講的這些也確是肺腑之言,真想憑著自己的努力為這幾位長輩爭取一個相對美滿的歸宿,這也是他父親臨死之際仍然抱憾於懷的遺願。

    劉群他們幾人常年來相依為命,湊成一團,如今卻要將他們拆分開,看起來是有一些不近人情,但事實上他們這些劉琨的殘部們即便還湊在一起,其實也沒有什麽更大意義。

    不要大將軍允不允許他們如此抱團成派,他們這些人湊起來本身就是引人矚目,舊年尚可憑著劉琨的餘澤得於保命,可是之後在整個行台體係中,隻會讓他們顯得格格不入,不能緊跟上時勢的發展。

    至於劉琨的餘澤,起來是那麽一回事,但真要掰哧清楚的話,其實也並不足包庇他們安享晚年。別的都不,最起碼在行台方麵所承認的舊年功業,溫放之的父親溫嶠大概都要勝出劉琨許多,更不要北伐這麽多年湧現出來的賢臣良將。

    對於劉群的能力,溫放之是比較認可。無論是早前幫助他向遼西滲透,又或者之後遼邊這幾次大的變故,溫放之就算有什麽想法,具體的執行中,也是依賴劉群良多。

    所以他覺得在有了行台如此強力的後盾之後,再結合劉群本身所具有的各種稟賦,加上自己的輔助,於幽燕之間得創功事並非難事。

    至於崔悅、盧諶,溫放之雖然沒有直接點明,但其實內心裏並不覺得他們有什麽實務上的才幹,將他們強留在遼邊,實際的事務上不會提供太大幫助,反而讓他們白擔一份風險。

    相反的,他們若能進入行台,單憑其舊年的資曆與譽望,也足夠成為一個旗幟人物。畢竟最近這幾年,無論是洛陽的行台還是江東建康的台城,中興舊人泰半凋零。

    這些人雖然在實際的事務上沒有什麽太大的作用和權柄,但對於維持局麵,穩定人心上還有有些幫助的,想必大將軍也比較樂於接納他們。

    當然,這其中太細微的考慮,溫放之也沒有必要仔細明。崔悅他們立足亂世年久,待到習慣行台風格之後,自然也能體會到他如此安排的苦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