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395 千秋大計(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406更新時間:2019-06-30 16:02:30

    “目下遼邊局勢紛雜,刺史府當下要務,一在繼續增強實力,建立更多戍防,二在梳理遼邊人情、不可讓遼邊混亂影響中國戰事……”

    雖然劉群已經就任幽州刺史,但行台投入於遼邊的力量主導者仍是溫放之,他的看法便決定了之後的經營大略。

    大將軍給予溫放之的指示是極盡暢想、不拘一格,隻要能夠保持一個大體向善的方向,沒有任何限製。

    對於溫放之的看法,劉群等人自無異議。特別是第一點增強實力,這更是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劉群等人這些年是受夠了寄人籬下的苦楚,如今終於有了行台這個大靠山,自然是要謀求獨立。

    “遼邊多亡戶,哪怕僅僅隻是招撫一部分,若能收取當中丁壯卒力,已是頗為可觀,不必全仰行台遣軍助戰。”

    劉群大筆一揮,首先便確定繼續進行遼邊流人的招撫工作,隻要有了人,之後再有任何圖謀,都有了一個立足基礎。遼東慕容部所以壯大成遼邊霸主,也正是因為招撫眾多亡戶流民為己所用。

    此前也正是因為溫放之他們招撫手段過於急躁、觸及了慕容皝的底線,才又發生之後一係列得變故。現在慕容皝已經死了,慕容部本身也崩裂成數股力量,再也沒有哪一方能夠強力阻止他們對流人的招撫。

    招撫流人是長久之功,特別這些流人們分散於遼邊各個境域之中,單單向他們傳遞消息已經不容易,更不要還要將人召集到固定的地點編戶征卒。一旦手段過於急躁,反而會令這些驚弓之鳥的流人們畏懼難附。

    這當中諸多細則和手段,還需要仔細商討並長久施行,大方向通過之後,便暫且按下不表。

    之後溫放之又提出增設王師直接管轄的據點,單單一個馬石津已經不能滿足之後的策略實施,而且馬石津偏在遼南瀕海,缺乏對整個遼地的影響覆蓋。

    他取出一份遼地的疆域圖籍,這也是之前數年經營遼地的收獲之一,遼邊王命久絕,若是沒有之前幾年的商貿滲透,行台對遼邊的基本地理狀況都乏甚了解,更談不上實際的立足經營了。

    溫放之提筆在這份地圖上圈出了幾個原點:“這幾處區域,便是之後繼續創建戍防據點所在。”

    劉群等人俱都湊上來觀望,待見這份地圖繪製精準,對遼邊許多山川城池的標注,甚至就連他們這些久在遼邊的老人都乏甚如此細致的了解,也不免對行台謀而後動、準備周詳的做事風格大為歎服。

    溫放之所標注的這幾個地點,其一便是位於遼西瀕海的碣石島、又稱秦皇島,秦始皇東臨碣石因是得名的一處海島。

    此處地近段部目下所居的陽樂,又與馬石津隔海以望,王師在此設立據點,除了可以更加穩固把持海路之外,對於遼西也能形成極強的戰略壓製。登陸之後,向內陸延伸不長的距離,便可抵達盧龍等陸上要塞。

    第二個地點便是他們當下身處的徒河,徒河本身便是早前商貿的集散點,有水道直通大海,陸地上的交通也非常便利,距離遼西的令支和他們此前剛剛脫身的紫蒙川都不遠,言之遼地噤喉都不為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