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426 雄陣萬變(1/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0964更新時間:2019-06-30 16:02:42

    少年名為鄧遐,武昌太守鄧嶽之子,雖然隻有十四五歲的年紀,但卻已經頗具悍力,大得其父風采,已是荊州軍中首屈一指的少壯戰將。

    聽到鄧遐這少年忿聲,鄧逸也不惱怒,隻是擺擺手示意他歸陣,家門有此英壯,又逢此大用之年,確是一樁幸事。

    鄧逸此番率領家眾部曲北進助戰,主要任務還是給這個侄子保駕護航,在各路王師麵前彰顯他們荊州強軍後繼有人,絕非浪得虛名。

    此時對麵那千餘羯兵已經衝過半程,直向此處陣線而來,明顯是不肯善罷甘休要作複仇。軍伍之中,鄧遐不敢違逆叔父軍令,隻是臉上仍有躍躍欲試,希望能夠繼續上陣殺敵。

    但鄧逸卻不敢再將他輕易放出,前陣各營補充馬力後,中軍大都督示意各軍可試鋒芒,他才派出鄧遐並部下最精銳的部曲先得頭彩。但若還要繼續出戰的話,不隻要擔心少年乏於後力,也會讓其他各路友軍心懷不忿,覺得他們獨占風光。

    不過鄧逸也沒有引部歸營,隻是轉首望向旗令戰樓。

    八陣大營占地廣闊,近日再作擴充,整片營地已經達於數十裏深闊,鄧逸軍所在已經算是最前線,從這個距離上已經很難再看到中軍旗令變化。

    但這大陣的精髓就在於及時的掌控與靈活的應變,因是整個指揮係統也是非常的細致周全,除中軍旗令之外,各軍大營也有戰樓用以接收中軍旗令並向下屬營傳達。

    除此之外,尚有鼓令並傳令兵卒遊走戰陣之中,幾套係統搭配,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使得整個龐大營地凝為一體,反應靈活,如臂使指。

    鄧逸雖然不是什麽勇將名將,但也是戎行多年,軍略或是不及,眼光卻還是有的。他也曾經有幸得觀武侯故壘,或是囿於見識,難有更深刻體會。但如今身在實實在在的陣營中,更覺得這陣圖精妙強悍,對於中軍那位謝大都督的崇拜也是越來越濃。

    八陣勢變繁多,幾無窮盡,鄧逸終究沒有經過長久訓練,對於一些旗令細微變化了解並不深刻。如今獨掌一軍,為了確保軍令執行無誤,謝艾給他搭配了數十名精熟旗令的枋頭老卒。

    由於近年來大將軍專心中國事務,對於荊州軍還沒有進行深入的改編,因是眼下荊州軍還保持著相當濃厚軍頭、部曲的搭配。但是為了保證部眾能夠及時應變、配合陣勢變化,鄧逸也並沒有強求部曲的獨立性,而是主動打散舊編,以枋頭舊軍構架起目下的軍伍。

    中軍旗令很快便傳達到前陣,鄧逸依令率部後撤半裏,同時右側友軍大營中又湧出百架刀車戰陣,掩護其軍後撤。

    當羯軍衝達陣前時,鄧逸的部伍已經沒入了戰陣之後,迎接他們的乃是前後三層重疊的刀車。刀車車架堅固,前方巨盾能夠有效攔截羯軍流矢,同時巨盾上又鑲嵌著長達半丈鋒銳尖刀,仿佛凶惡的猛獸爪牙,人馬一旦撞上,必被尖刀洞穿,橫死當場!

    羯軍雖然來勢洶洶,但也不敢以血肉之軀去硬撼這猙獰刀陣,側行掠過此邊,一輪流矢傾瀉,又不甘就此撤離,打算從側翼繞過刀車戰陣繼續殺敵。

    但是前線大營之間雖然距離很大,留下的可供衝殺的缺口卻並不多,鄧逸軍右翼雖有刀車戰陣的遮蔽,但左翼卻是空蕩蕩,據此數裏之外才有另一座友軍大營。

    而在這一處空隙中,卻聳立著一處高出周邊的土丘,土丘上架設著三座箭塔,每座箭塔具有兩百餘人的弓弩手,布置了大量的強弓勁弩,輻射周遭裏許方圓。羯軍一旦由此經過,必受箭雨傾瀉攢射,不死也要脫一層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