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493 三辭五讓(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986更新時間:2019-08-09 20:12:41

    之後一夜無話,到了第二,不再是群臣禮請,而是由中樞挑選國之賢長耆老,以崔悅、盧諶等人望崇高的老臣繼續入殿勸進,恭請登基。

    於是這一,梁王繼續登殿,望座而止,繼續向南推讓尊位,請群臣擇於南麵賢良執掌國事,這一日則是吳楚籍貫群臣辭讓不受。

    再次退殿之後,梁王所居寢殿懸名“明德殿”,而梁王衣飾又作改變,素帶朱裹。

    第三,朝臣兩千石以上者繼續勸進,重複昨日流程,東麵讓賢。第四則是四方州縣方伯官長繼續勸進,西麵讓賢。

    一直到了第五,不獨群臣入叩,包括野中賢良,六夷酋長或使者,合共三千之數繼續聚於含元殿外再次勸進。

    這一次,梁王居中而讓,繼續不為群臣所允。彼此倔強在這五讓之後,終於表達得淋漓盡致,梁王幾次讓賢都被無情拒絕,也終於在這一午時正刻,滿是委屈的坐上了那個禦床尊位。

    但這還不算是正式的登基為帝,隻代表著梁王初受命,得以號令群臣。禦床坐片刻之後,指示近臣詔告群臣,你們這些人實在是太欺負我了,偏要強人所難、推我上位,偏偏我又是一個仁德謙厚的人,不願意違逆眾願,也隻能勉強受之。

    但是國威章令,絕不是倉促能就事宜。你們群情懇切,讓我措手不及,但也不可倉促成禮,怠慢命,因是各自歸去,籌措盛典,敬受命。

    這一日禮成之後,梁王雖然還沒有正式登基,但也已經可以摒棄舊號,詔稱皇帝。退殿之後,正式換上了帝王袞冕,同時退回梁王府,等待群臣籌措布置登基大典。

    半個月下來,沈哲子感受最深刻還不是君權初掌的威嚴與喜悅,而是深深的疲憊。在他看來,這一整套繁瑣禮節與其是在彰顯命與尊位的莊重,不如是朝野上下聯合出手,給他這個新晉皇帝的一次下馬威。

    但從另一個側麵講,這又何嚐不是他對於大勢所趨的絕對掌控,憑他目下聲勢,當然也可以越過這一繁瑣流程而直接稱帝建製,但典禮之所以有意義,在於這是一個政治形式上的契約,新梁政權是建立在民心大義所趨的基礎上,絕非僅僅隻是恃武而強的霸奪。

    這種辭讓禮節,雖然政治原因各有不同,但都存在一個相同的意圖,那就是為了讓自己政權受命的合理性盡可能與普羅大眾的聲願表達發生直接且廣泛的關聯,要讓人獲得一種參與感。

    如果沒有這個過程,一旦未來梁世中衰,或將有人會放言直斥沈氏皇族,諸胡禍國、生民塗炭,救世大功,豈一家能為?百姓門戶用功當時,百萬壯士搏殺討胡,功成之際,沈氏恃功而驕,無顧群情眾聲,悍然奪此殊功據為門戶私專!

    人所恃者必成反製,沈哲子也不能料定後世子孫是賢是愚,但在局麵尚可完全控製的情況之下,稍作周折勞累,免於此類指摘。人勢百轉千變,誰又能篤言今日人皆稱誇救世之大賢,不會成後世百口斥指竊功之巨惡?不畏身前,當敬身後。

    當然這種疲憊,很少有人不會樂在其中。在返回舊邸之後,他的心情也一直處在微妙的亢奮之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