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498 功爵分授(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058更新時間:2019-08-13 01:21:18

    到了典禮的第四,便是群臣奏請冊立坤極中宮。這一點便更沒有什麽疑竇了,皇帝陛下本就妻妾不多,正室司馬氏本是幼少成婚,夫妻情篤,連生二子,作為義主嫡女,身份同樣尊貴不凡,自然是中宮皇後不二之選。

    因是在群臣奏請之後,皇帝便即刻下詔冊立正妻司馬氏為皇後,二聖並朝,於兩儀殿接受群臣拜賀。之後皇後再降坤旨,皇帝二妾之中崔氏冊為貴妃,另一妾室瓜兒因是沈氏家生,索性直賜帝姓而為淑妃。

    至此,圍繞皇帝一家的典禮算是告一段落。之後自然便是與眾同樂的封授大典,皇帝陛下於外廷含元殿封犒宗親群臣,皇後則居內廷長秋殿禮見諸貴屬命婦。

    新朝甫立,爵命封授可謂是等同於皇帝履極的大事,有關這一點台中也是廣采諸論,盛議良久。

    這當中最重要的一點,自然還是諸宗親的封授問題。特別沈氏宗族龐大,族裔眾多,任何一點微的差別,落實在實際中便能產生極大的效果。而前朝司馬氏宗室弄權,禍及蒼生社稷也是殷鑒在前,自然需要十足的慎重。

    最終拿出定案,那就是沈氏服內諸親,大體分為親王、郡王、開國縣侯三個等級。能夠得授親王者,唯太上皇諸昆弟,沈克封楚王,沈宏封越王,沈恪封衛王,沈伊封鄭王,另有壯夭、二人各追封韓、宋,俱由嗣子襲之,儀同郡王。

    諸親王、嗣王食祿而無分邑,居中而不就國,虛勞榮享,概不係職。換言之一旦晉升為親王,便為各脈始祖,可以尊榮養之,但不再涉於軍政朝務。

    到了下一代,沈氏族人就多了起來,單單沈哲子這一代堂兄弟便有十二人之多,而且幾個老家夥都還年富力強,能生能養。宗法定例,年不及十六歲者概不授爵,沈克一子、沈宏兩子俱在此列,但就算是這樣,仍然授出郡王十人,衛王沈恪、鄭王沈伊各一子超規授爵。

    另外還有宗親中確有勳功積累者,得授郡王三人。除諸王正爵以外,各王亦可表奏台省、宗正,請立王世子,王世子儀同郡王而無祿。諸王代襲而降,五代除爵,唯親王守嗣一人,承王禮而不稱王號。

    應該,這一套王爵宗法傳承對於宗室的限製還是蠻大的。單單親王不就國、不幹政,便廢了一多半宗室的拱庇之能。

    晉世宗王禍國是一方麵,但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皇帝一家若隻成純粹的孤家寡人在當下這個世道而言也是不乏隱患的。

    比如皇帝陛下自己便還需要諸兄弟擔負一部分內外事務,所以幹脆將沈牧、沈雲幾人壓了一壓,沈牧授為勃海王,沈雲授為汝南王,沈勁則襄城王,也是給他們主要任事幾人留下一個進步空間,未來年高功大,再拔授一級,便可歸洛榮養。

    至於其他沈氏族人,便不依爵級而授以公爵,怪隻怪宗族太龐大,一旦依次,沈氏族內諸親湊出百十個公爵是不難的。哪怕不給予封邑僅僅隻是食祿,這也是一個頗為龐大的數字,索性直降縣侯,降襲三代即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