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499 無勳不襲(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154更新時間:2019-08-13 01:21:18

    二者則在於晉世殷鑒在前,諸王禍國所帶來的慘痛教訓實在太大。群臣都有一種強烈要製約新朝宗王權柄、勢力的想法,同樣的皇帝陛下也有製約勳貴實封泛濫滋長的需求,各有訴求,各有爭取,索性各退一步。

    由此所見,立國於典午朝後也並非全無好處,起碼典午朝劣跡斑斑,能夠讓新朝伊始便以史為鑒,避開一些隱患雷區。

    當然,要做到這種觸及根本的改動,單憑政治上的互相妥協還是不夠的,最起碼底層觀念上能夠達成共識。

    首先,皇帝陛下威望崇高,遠遠超過了近世累代漢胡霸主,自有一種乾綱獨斷的氣魄,使人不敢輕試鋒芒。

    其次,永嘉之後大禍連綿,生民多亡出於外,諸夏受創之深乃是人盡皆知。特別在羯主石虎上位之後,對於河北民眾的虐害變本加厲,元氣大大虧空,南北生民數量驟減,這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大梁建立在這種殘破局麵之下,如何盡快恢複社稷元氣,使南北生民俱得安生,這是一個迫在眉睫、亟待解決的大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土地與人口必須要高度集中於中樞掌控之中,這是關係到大梁國祚能否延續長久的根本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改前朝舊俗,文武勳貴節欲而助力社稷入治,這是在從此前大禍中走出不久的大梁君臣能夠達成的共識。舊年神州沉淪、衣冠墮落那種慘劇,是在世之眾誰都不願再去經曆一番的慘痛教訓!

    因是在疆土還未完全收複、社稷還未真正壯興,國力還未攀至巔峰之前,窮爭私利、強較一家一戶之得失多寡,就是在蠶食目下已經取得的大好局麵!

    新梁群臣若無這種覺悟,縱能得享尊榮,不過曇花閃現。血淚教訓,令人思之便覺遍體生寒,這也是群臣能夠接受這一封授方案的底層共識。若是沒有這樣的共識與覺悟,那麽則遠不配在新的秩序下得居一席之地!

    除了前述種種之外,大梁的爵祿製度還有一樁創新,那就是爵傳代除,無勳不襲。

    早在北伐終戰之際,行台便開始著手推行勳功改革,並以謝尚主持策勳十二轉的勳事改製。如今下雖然還談不上海晏河清,但新朝即立,自然也到了展示成果的時候。

    策勳改製取代此前的甲功製為時不久,並不能涵蓋北伐用事多年以來所積攢的軍功武勳,但這並不妨礙朝廷將之確立一項新的製度。

    未來的朝廷製度之下,策勳轉功不僅僅隻是作為一項計算前線軍功的製度,也將成為名爵傳承的重要標準。

    眼下大梁新封名爵,雖然文武皆有,但按照爵傳代除的標準,隻有當下這一代能夠享受名爵。而想要將名爵順利的傳承給後代子孫,那麽就需要計算其人功勳多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