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終章 餘音繞梁(2/5)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23858更新時間:2019-09-08 01:11:11

    因是,能在龍門辯場揚名下,可謂是許多年輕學子必做輕狂美夢,而能在龍門辯場登台,更被時流稱為躍龍門!

    當一群荊州舉人們抵達此處時,龍門辯場內外已是人聲鼎沸。按照車胤的解釋,此地曆來如此,而隨著各州學子雲集中,近來則更是喧嘩。

    龍門辯場講台諸多,其中多數都是露,學子們行入此中,可謂是大飽眼福。因為許多登台之人,往往就是他們所讀經義的編撰者,心仰已久,如今竟然有幸得睹真容,心情可謂是亢奮異常。

    在這當中,有一座講台上對坐二人,彼此正在手談弈棋,觀者也是斂息凝神,隻是靜靜望著懸掛當空、由磁石打造的碩大棋枰。這對弈二人,其中一個中年人相貌英武,其對坐竟然是一個弱冠少年,而大棋枰上所顯示的棋勢,竟然是少年所執黑棋略占上風。

    “你們可是大有眼福,竟然能於今日得觀棋壇神局!”

    行至此處,車胤先看一眼大棋枰上棋勢,繼而忙不迭望向台上,看到那對弈二人麵貌之後,臉色已是陡然一變,繼而滿是興奮壓低語調對同行者道:“執白者何人,大概諸位都不陌生,乃是臨水公應誕!”

    聽到這話,舉人們不免抽了一口涼氣,紛紛踮腳張望。臨水縣公應誕所以士林知名,並不在於名爵勢位,雖然其人官居禁衛六軍之中的揚武都督,而是其人舊撰《弈勢》載錄古今名局,並號為棋壇聖手,學子們在州學也多學棋養性,對於臨水公之名自然不陌生。

    然而最令他們感到驚異,還是與臨水公應誕對弈那個少年郎,比他們這些人都要年少許多,竟然能在與臨水公這種聖手手談中不落下風且還隱隱占上,實在驚人!

    “至於這個少年,諸位或有耳聞或是不知,他就是我們監中翹楚,有中二玄之稱的張玄之!”

    聽到車胤的解釋,荊州舉人們或是恍然驚呼,或是仍然懵懂,但也自然有人向他們解釋。

    中二玄便是近年來於中學府聲名鵲起的兩個少年俊彥,其中一個乃是出身國朝名門、同時也是吳王妻弟的謝玄。

    至於張玄之,論及出身、背景或是不及謝玄尊貴,但才名卻並不稍遜幾分。其人同樣出身揚州名門張氏,外祖父顧和更是一度官居大尹。

    最初令其聲名驟大,還是顧和早年喜愛這個聰慧外孫,甚至想要將自身官爵所得珍貴的兩個蔭生名額其中一個賜予張玄之這個外孫,但張玄之卻拒絕憑蔭入監,而是參加監試並以榜首入讀馨士館。

    這件事在當時中頗為轟動,所造成影響便是足足兩年內,監中無一蔭生入讀,少年們在張玄之光輝之下實在恥於循就家門蔭澤。

    望著台上雖萬眾矚目但仍氣定神閑的張玄之,車胤忍不住歎息一聲,轉向其他伸長脖子去欣賞揚州俊彥風采的同鄉舉人們道:“張玄之也將參加今年科考,不久我等或就能有幸與之並在考場了。”

    聽到這話,舉人們不乏哀呼,不入中,不知人才博盛,想到要與這種人物同場考試,就算是公平競技,心裏也實在提不起什麽必勝信念。

    如是兩日之後,科考正式開始,荊州舉人們也收拾心情,互相打氣,直往設在洛陽城內台城右側的貢院而去。

    下五十餘州,每州舉人數量或是不等,但今次國朝科考應者眾多,甚至就連地處偏遠的交州都有十數名舉人上洛應考。

    而作為科考第一場的大業禮,參與應考的舉人們便達到八百餘人。這還是因為許多對於才學自負的舉人們認為大業禮科考太簡單,不足反應他們真實才學而拒絕參加。但如此一來,也給其他外州學子提供了機會。

    在經過十多的惡補與在中遊覽兩之後,萬新認識到自己與那些真正之驕子的學識差距,早已經沒有了什麽州試舉人的輕狂,決定以量取勝,自然不會錯過這一場科考。

    至於其他荊州舉人,大抵也是此類心思,因此悉數到場,無論中或不中,提前體驗一下氛圍也是好的。但是像他們的老鄉車胤,便不參加此類科試,而是全力備戰排在後麵、更加考校才學稟賦的科試。

    作為國朝第一場常科科考,特別又是考的大業禮,朝廷對此也是頗為重視。許多章製都將因此定例,所以也是派出了一位禮部侍郎巡場坐鎮。

    那位緋袍大員端坐貢院門前,目光平視一眾排隊入內的學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