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成漢篇3(3/4)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3782更新時間:2019-09-08 01:11:12

    可是當這策略議定之後,還未等到正式施行,巴東境域中便又騷亂頻生。不乏荊州本部部伍因為不滿於不能參與作戰而騷怨不止,甚至有舟船橫阻水道,不願錯過這一逐功良機。

    汝南王沈雲本就不乏憤懣,好不容易討論出這一這種方略又被荊州悍卒騷擾不斷,心中震怒可想而知,悍然下令將敢貽誤軍事、集眾騷亂者就地擒拿,將要明正典刑、收斬於白帝城下!

    得知此事後,整個巴東境域中也是人心震蕩,一時間氛圍凝重到了極點。特別李陽、周撫等原本的荊州鎮將,更是嚇得魂不附體,唯恐還未伐蜀,荊鎮便要大亂。

    若果真發生軍士嘩變而直通闕,中可還駐紮著剛剛從河北退回修養的十數萬精軍,一旦大軍南來,荊鎮必將血流漂杵、生靈塗炭!

    所以李陽等人一方麵叩請汝南王暫且收回成命,一方麵倉皇奔走、憑其聲望壓製住那些騷亂在即的荊鎮軍眾,唯恐事態向最險惡境地滑落。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軍士聚眾騷亂,這是在淮南都督府時期便不容逾越的鐵律,雖然李陽等人極力叩請哀求,但汝南王也隻是退一步,隻懲首惡,一聲令下,仍有近百荊鎮兵長人頭落地!

    除此之外,因有家門子弟涉事的周撫被奪職囚禁,即刻押送洛陽論罪,其職事、部伍由廬陵公陶弘暫領。李陽、鄧嶽等諸將不能禦眾嚴謹,致使軍紀荒馳,俱寄罪於伐蜀之後待懲。

    李陽等人雖然身具高位,但是荊鎮淵源悠久的部曲私兵構架,也讓他們的職權不能得到由上到下的貫徹,諸將表麵尊奉,但麵對具體的得失權衡,又都各有算計。

    眼下的局勢已經很分明,朝廷將要徹底整肅荊州軍伍已是事實,對荊鎮諸將士而言,眼前的伐蜀乃是他們僅剩不多的機會之一。一旦被排斥在此樁戰事之外,他們前景將更加堪憂。

    汝南王懲戒李陽等一眾將領,一方麵自然是在彰顯國法莊嚴,樹立大都督權威,另一方麵其實也是在保護他們,為了避免荊鎮諸將在自覺利益受損的情況下而串聯推舉原本的將主抱團騷亂。

    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朝廷一定會鐵血鎮壓,而李陽等人也必將會作為首惡被梟首示眾,無論他們此前功譽多少又或者心意如何。

    汝南王震怒,原荊鎮諸將各遭訓懲,但是根本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隨著時間的推移,巴東的氣氛也一比一緊張,甚至在他們所不知道的北方,中已有三萬大軍分批進入了南陽!

    如此緊張氛圍之下,作為大都督府軍司副使的金玄恭向汝南王進言,荊州諸軍整編事宜絕非短期可成,而伐蜀軍期又刻不容緩,鄉徒樂戰,堵不如疏,與其勒令諸軍不動,不如由之四出逐功。

    金玄恭的建議,同樣分為了兩部分,正麵戰場的突進,由目下業已整編完畢的王師部伍負責,直攻大江一線。

    至於其他仍未整編的荊州部伍,則由之逐戰各方,並不設立具體的作戰路線與目標,隻是在獲得確鑿戰果之後,再以營為單位而撥付錢糧、計功記酬,作為正麵戰場的補充。

    金玄恭這一思路,主要還是借鑒他們遼東鮮卑那種部落作戰模式。鮮卑諸部,既沒有充足的倉儲後勤,又沒有完整的軍事構架,以戰養戰乃是常態。往往部落之間展開惡鬥都是傾族而出,事後檢點戰果再來論功行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