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254 如火如荼的建設】(2/5)

作者:軒樟字數:15952更新時間:2019-06-30 16:14:54

    軍隊的頭號人物為他本人,而統計署則被賦予了很大的權力,負責統計署的林文彪,實際上和負責軍隊管理建設的常五爺、譚瘋子,三個人是平起平坐的。

    常五爺的身份地位不低,但主要以韋總裁的參謀長形式占據位置,實則是譚瘋子負責建設軍隊。

    到底是將林文彪擺在譚瘋子前麵,還是將譚瘋子擺在林文彪前麵?

    韋寶最終還是將譚瘋子擺在了林文彪前麵,他本人就有足夠的威望執掌軍權!所有進入護衛隊的骨幹,都是他親自挑選,雖然有一部分人是從原先老林子柳子幫轉過來的,但是他們也已經完全效忠於韋總裁了!

    因為,老林子是一個匪幫,並沒有政治體係的養成,而韋總裁的天地會,本身便帶有政黨政治的特征。

    韋總裁本來想過直接用XX黨,這樣的黨名,但是覺得太敏感了,而且沒有什麽必要,即便隻是叫天地會,管理的好,一樣跟政黨是同一屬性,同一功效的。

    如果管理不當,不管叫啥黨,都是一盤散沙,沒有明確宗旨,無法形成管理體係,叫什麽都沒用。

    “技術人員,怎麽辦?”韋寶問林文彪:“大明最好的技術人員都在哪兒?”

    “大明最好的,有技術的人,一定在朝廷工部。或者是工部退下來的人,直隸周邊應該有不少這樣的人。這些人不難找。不過,工部應該算油水挺足的衙門,隻怕即便是退下來的人,也不缺銀子,不見得肯到咱們這裏來。”林文彪道。

    韋寶想了想,覺得林文彪說的很有道理,不光是銀子的事兒,最主要還是一個‘身份’上麵的問題,人家以前在工部當差,那吃的是皇糧,是官身,自己則隻是一個小民,人家憑什麽放棄家業,不當大地主,跑到你這個地主手下做事?

    這一層,韋寶深刻的認識到,隻有政府的招牌,朝廷的招牌,國家的招牌,才是鐵打的招攬人才的招牌,別的組織即便再富裕,也不具備這個優勢。

    “想辦法吧!任何衙門和機構中,總有一些混的不好,不滿意,但又有真才實學,得不到提拔重用的人,想辦法弄這樣的人來。”韋寶道。

    林文彪立正答應:“是,總裁!”

    韋寶知道宋應星是個全才,啥都知道一點,但是隨著和宋應星接觸的多了,他知道宋應星這個江西學霸,也不是萬能的,畢竟一個四十歲不到的人,懂的麵一廣,便難以專精。不能全部指望他。

    找來工部專司某一方麵的技術人才,更有利於工程質量的嚴格把控。

    宋應星一生致力於對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科學考察和研究,收集了豐富的科學資料;同時思想上的超前意識使他成為對封建主義和中世紀學術傳統持批判態度的思想家。

    宋應星的著作和研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的不同學科,而其中最傑出的作品《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他的主要貢獻表現在他把中國幾千年來出現過的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生產方麵的知識作了一個總結性的工作,同時也對技術經驗作了總結性的概括,並且使它們係統化、條理化,然後著述成書使之能夠流傳下來。

    宋應星所著書籍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葯、紡織、染色、製鹽、采煤、榨油等生產技術。

    在農業方麵宋應星對水稻浸種、育種、擂秧、耘草等生產全過程作了詳盡的記載。如“包及數日,懊其生芽,撒於田中,生出寸許,其名日秧。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秧過期,老而長節,即栽於畝中,生穀數粒,結果而己。川劃同時,他還指出了水稻種植中值得注意的各種問題。

    在手工業方麵,宋應星力圖運用定量的方法,他在敘述生產過程時,特別注意原料消耗、成品回收率等方麵的數量關係,有著明確的量的觀念。當分析秧苗移毅時,宋應星指出:“凡秧田一畝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畝”,即秧田與本田的比例為1:25石這個重要的比例數據近代的江西仍在遵循。宋應星對各種油料的出油率作了初確的說明:“凡胡麻與蓖麻子、樟樹子,每石得油四十斤。菜旅子每石得油二十七斤。芸苔子每石得三十斤……”。對油料作物這種具體而準確的數據說明,既有理論意義,又有實用價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