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397 毛文龍吳襄袁崇煥】(4/5)

作者:軒樟字數:22990更新時間:2019-06-30 16:15:44

    而實際上,這一點也並不順利,朝鮮光海君在位時候,對明與後金首鼠兩端,不與東江軍貿易。

    天啟三年,仁祖上台,貿易和屯田才開始,到了原本曆史中的天啟七年,丁卯之戰,鐵山陷落,義州陷落。屯田斷絕,朝鮮北部農業破壞嚴重,無糧食可買,因此才導致了崇禎初年東江軍的饑荒慘狀。東江軍不是神話軍隊,任何軍隊守城都需要築城、養馬、買武器。

    也絕對不是有銀子就能買到糧食。從天啟入崇禎之後,銀有所上升,糧食有所下降。這對東江軍更是壞事。

    更何況,登州文官集團基本上在扯毛文龍的後腿。

    本來應該作為支撐的大後方,卻是毛文龍最痛苦的根源所在,屢屢拉後腿拉的毛文龍懷疑人生。

    韋寶現在麵前的毛文龍,在韋寶眼中就是這樣的,雖然毛文龍還為此開口,但韋寶從毛文龍未經通傳便貿然來訪,已經猜到了毛文龍的來意。

    這年頭,高位的人向低位的人示好,不是為了銀子,就是為了糧食,封建社會,這兩點是一切的基礎!

    整個明末曆史,就是一部銀子和糧食的倒騰曆史,一部兩者綜合的抗爭史。

    毛文龍跟登萊官員關係一直都很差!毛文龍與五任登撫合作過,陶郎先多年貪汙軍餉,具毛文龍稱累計達到四十四萬兩,東江軍兩年的軍費,被毛文龍參倒,朝廷經調查確有其事,定罪下獄,將查沒的贓銀補給毛文龍。

    等於姓陶的一個人就貪汙了東江軍兩年多的軍費,何等可怕的文官集團!不光會動嘴——彈劾,還會動手——貪汙銀子,貪汙糧食。跟他們比起來,毛文龍的那點貓膩真是不值一提,而且很多時候,毛文龍都是被逼急了,被逼無奈,餓著肚子的時候,人是很容易急紅眼的。

    袁可立是毛文龍的好領導,一直非常支持毛文龍,也積極為毛文龍報功,但是毛文龍終究有自己的短板,就韋寶今天對毛文龍的觀察,隻恨短時間的接觸,已經能感受到毛文龍的高傲。

    毛文龍因為不願意被查賬掣肘,袁可立身陷黨爭時候落井下石,上書參之,雙方矛盾很大,多次互參。

    結局是因毛帥參袁可立克扣軍餉,袁可立現在也處於即將被調走的境地了。

    言官奏疏中稱毛帥在鮮五年先與袁可立、沈有容不和,繼與臣等不和,今又與鮮君臣不和。豈諸臣皆厲世妖孽,而獨毛帥為和鸞鳴鳳。

    這話就是說,毛文龍跟袁可立沈有容不好,跟朝鮮君臣不好,所以他不是好東西。

    這話似乎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韋寶設身處地的站在毛文龍的角度思考,誰來主持這麽大個難民攤子,都肯定會到處得罪人。

    沒有穩固的根據地,沒有大片的屯田的地方,沒有糧食基礎,幾十萬人怎麽生活啊?

    除了在天啟四年離任的登撫袁可立,其餘登萊巡撫沒有一個靠譜的,登餉從這幫人手裏轉運去東江,要是能足額足餉,才真的叫怪事了。

    可惜唯一支持毛文龍的袁可立,毛文龍還跟人家搞不好關係,想擁有更多的自主權。

    在韋寶看來,毛文龍要比吳襄祖大壽們更向軍閥靠近一步!

    毛文龍已經很接近於一個軍閥了,但明朝的文化環境沒有這種土壤!所以,也隻能說是接近,大明正宗的軍閥,其實可以說是一個沒有的。

    吳襄祖大壽們也不過是超級大地主的思維,比毛文龍還要下降一個等級。

    東江軍的獨特情況也導致毛文龍與建奴一樣,打仗是為了搶劫。

    因為毛文龍比後金還窮,所以,在韋寶看來,東江軍的存在,本身就是對建奴的最大威脅,因為毛文龍隻能向建奴搶!

    這是大明的任何一支軍隊都做不到,也不敢去做的事情,就衝這一點,東江軍應該都要被歸納為最可愛的人!

    這一進一出,為大明節約了多少銀子和糧食啊?

    這種因為獨特原因形成的牽製之法。寧遠之戰和寧錦之戰當中,毛文龍都在後金腹地搞蝗蟲戰術,在原本曆史中,就連袁崇煥都在寧錦之戰後為毛文龍請功。

    戰術作用之大,連對手都低頭,這是何等威風的事情?

    東江軍沒有穩固的根據地,大量人口不能通過屯田自持,朝廷接濟異常重要,因此毛文龍稱兵二十萬,問朝廷要餉,但是按照戶部的核算方式,兩萬八千兵額支出糧食十六萬八千石,也就是說,當年天啟年間日子過得稍微好一點的時候,戶部發給毛幫主的也就是三四萬人的餉。

    可毛文龍的人馬遠遠不止這麽點,養三四萬戰兵,十四五萬精壯和五六十萬人口,這還不算上不願意到建奴那邊去給建奴當奴隸的,源源不斷的仍然在湧入的漢民!所以東江軍當然變成了難民營,餓殍遍地。

    由於東江軍的特殊情況,毛文龍確實需要比他的兵額更多的糧餉,戶部按照普通鎮軍的模式給餉當然不夠用。

    眼下的情況就是,東江軍以外的人,覺得毛文龍吃了很多,可實際上,毛文龍和底下的軍民遠遠無法維持基本生活。

    在天啟七年到崇禎元年這段時間,毛文龍治下的東江鎮應該是曆史上最舒服的時期,卻依然隻能是苦苦掙紮。

    東江人民在毛文龍的治理下,有理由在這段時間度過一段幸福的時光。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山坳僻處之間盡是白骨成堆,肝腸餘汁,慘莫慘於此,痛莫痛於此,內地尚作觀望,恬不憂愁。

    本來那點糧食就不夠吃,在朝鮮的屯田被毀,半個朝鮮被女真破壞也買不了糧食,隨後僅有的登餉登萊文官漂沒遷延,東江軍的饑荒到底有多慘,食不充腹,衣不蔽體,空拳赤足,白骨盈溝,餓殍滿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