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467 說服吳襄】(1/5)

作者:軒樟字數:27318更新時間:2019-06-30 16:16:10

    吳襄是老謀深算的人,看眾人狂熱的附和,所有人都熱烈讚成吳三輔當這個薊遼商會的會長,知道大勢已定,自己再幹涉阻撓,反而給人很假的感覺,遂不再多說什麽。

    吳三輔倒是仍然很謙虛的模樣,咧嘴直笑,“不成的,感謝諸位啊,同窗好友們,還有世家的兄弟們,叔伯大爺們,你們看我像當啥會長的人嘛?我每天不睡到正午,根本起不來,啥事要都指望我,那這商會估計一天就得倒閉。”

    吳三輔的話惹得眾人哈哈大笑,氣氛更加輕鬆。

    不過,吳三輔越是這般推辭的,大家卻越是鐵了心的要推他上台。

    這就是地道的中國組織哲學,老大不用很厲害,但是人緣必須得好,必須是那種與所有人都談得來,寬和的人才能當老大。做事的話,都交給老二老三,這兩個位置需要有能力,而且,最好這兩個位置的人還不和,經常需要老大從中協調關係,類似的三駕馬車,便是最穩定高效的了。

    這叫製衡之道。

    製衡之道固然有優點,缺點也很明顯,很多時候,大家怕出錯,都不幹活,比賽擺爛,反正不出錯便是好事。

    尤其是公職機關,都是人浮於事。

    如果想製衡,就讓他們分成兩派。因為他們鬥來鬥去,自己才會安全。很多政治家都會把自己的手下分成兩派,互相牽製。

    如果想製造混亂,就要使用均勢的辦法,讓其內鬥,隻有不斷地內鬥,攪亂渾水,這才能夠有機會,以患為利。

    先消除混亂,就要剪除平均實力,讓他們沒有野心,即使有野心也沒有支持野心的存在的勢力。不要隻扶植對抗一派勢力,這對讓自己成為鬥爭對象,要扶植兩派。才會穩定。

    “勢均則鬥”但凡強弱一定,或是格局分明,大家也就不需要鬥了。

    這都是資治通鑒,被很多官場之人奉為寶典的想法。

    但是要讓內部對立的兩幫人馬形成均勢,達到勢均力敵,誰也奈何不了對方的態勢,這需要老大有很高超的手腕,很難做到的。能做到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超級偉人。

    這方麵韋寶很佩服滿人,元清兩朝同樣是外族統治,可是為什麽清朝卻比元朝統治的時間長久呢?

    滿人漢化和蒙古人不漢化是一方麵原因,統治比自己龐大的民族隻能跟他們自己的上層結盟。

    英國治理殖民地也沒有靠當地化,而是拉攏一派製衡另一派,拉攏優待貴族壓迫百姓,充分利用當地貴族。

    最主要原因是蒙古人沒有跟漢族地主士紳和讀書人等結盟,重用色目人和底層漢人,大大削減了這些地方上有勢力有影響力漢人的權力和利益。所以當發生民亂時這些地主士紳讀書人等立馬加入起義軍反抗蒙古人。蒙古人沒有按漢族習俗執政導致對百姓的控製效率下降。有些地區的蒙古或者色目統治者沒有尊敬當地習俗,經常引起民變。

    沒有中央集權過分的放權自治,導致地方勢力龐大,發生民亂後紛紛自立為王或者拒絕服從命令去鎮壓而觀望。

    滿族人剛好相反,入住中原後高官爵位厚祿安撫前朝軍人官員,沒有動搖地主士紳的地位和利益,所以這些地主士紳等利益集團立馬擁護滿族皇帝。

    通過恢複科舉,繼續保留儒家思想的統治定位,給讀書人種種特權和榮譽拉攏讀書人,使其為自己效忠。

    用拉攏來的漢人勢力消滅抵抗者,等坐穩江山後慢慢的逐漸的用滿人和自己信得過漢人取代他們,排除了隱患。

    滿人沒有放權反而加強集權,通過滿漢兩派互鬥皇帝做裁判員的方式,用漢族大臣製衡滿族大臣,用滿族大臣製衡漢族大臣,確保皇權的絕對威望,兩派相互製衡不會出現那一派做大到威脅皇權。

    所以清朝時發生民亂不僅滿人拿命效忠皇帝鎮壓,漢人地主士紳等利益集團也會堅決的擁護滿族皇帝。

    滿族的主動快速漢化也使得滿人統治者更能了解漢地的遊戲規則,按著漢人的套路出牌。

    均勢下,要麽你自廢武功,尋求自保,要麽奮發進取,滅掉對手,沒有第三條路。不存在,自己又有實力,又安全的這個狀態。

    這是權謀家對勢力判斷的時候要切記的。

    其實除了‘末代皇帝’崇禎大帝,大明以上幾乎每個皇帝都擅長這種製衡之道,崇禎這個愣頭青,最大的問題,便是容易剛愎自用,意氣用事,想罷免罷免,想殺就殺,還性格偏激,對人的愛恨都很狂熱,不愛保留。

    這種性格當個偶像明星走娛樂圈還行,當皇帝這麽任性,肯定是不行的。

    別說當皇帝,性格太剛愎自用的人,可能當個小吏都不行,因為同僚們無法與之相處愉快。

    情願像木匠皇帝一樣成天玩樂,大明再玩個半個世紀一個世紀的都很正常,說不定崇禎再能多玩幾年,拖過了小冰河紀,即便整個國家的政治體係依然腐敗腐朽,無可藥救,但總歸能再拖好些年了,拖個百年,二百年,一直拖到八國聯軍打過來,又有誰能說得準?

    說不定,再拖下去,大明的資本主義萌芽真的自己開花結果了,資產階級真的發展起來了,國家發生劇變,不是八國聯軍打大明,而是大明在十七十八世紀就能提前吊打全世界,又有誰說得清?

    可惜,曆史沒有如果。

    韋寶覺得,曆代封建王朝維護統治的關鍵政策都是如何抑製土地兼並,抑製的好就活的長,抑製的不好就活的斷。

    蒙元完全無視先代經驗,對土地兼並采取放棄治療的態度,就活的短。

    明代雖然也采取了一定抑製手段,但是對宗室沒有限製,宗室占田是主流,其次中葉以後對官僚也越來越缺乏管束,所以到明末就毀於流民。

    清代很大程度上吸取了明代教訓,所以對宗室占田管的很嚴,又采取攤丁入畝、永不加賦、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納糧(這條很可惜被乾隆廢了,要不清朝活的可能還更久一點,乾隆前麵廢了這條,後麵嘉慶就遇到白蓮教大起義)等手段,所以限製土地兼並方麵好於明代,更勝於元代,所以延續了很長時間。

    但按照傳統規律,滿清就是扛過白蓮教,也難抗過太平天國。這時候近代列強入侵,換了玩法,又靠洋務運動續命幾十年才完。

    但是流民問題越來越嚴重始終無解,解決老百姓吃飯穿衣問題,在韋寶看來,這是所有王朝末世的死結。

    帝王之術的一個要點就是帝王的眼裏沒有好人與壞人,忠臣與奸臣,隻有能用的人和不能用的人。現在能夠用就用,將來不能用就要扔,不能在乎這個人是好是壞,這是帝王和普通人的差異。

    實際操作中就是權利的平衡。一個皇帝他有必要麵臨一個問題,就是集於一身的權利要麽不分出去,自己一人把握,那麽價值就是一個人決定全部事,他有必要處理帝國大大小小的全部工作,他早晚會活活累死。

    這類皇帝的典型代表就是秦始皇,朱元璋,朱棣,雍正,這些人權利慾望極重,也極端勤政。還有一類也就是絕大多數皇帝是不想累死也不想管太多雜事的,那麽他們有必要把皇權分出去,分給他人替他們幹事。給宰相,給外戚,給大臣,給宦官。一個不想累死的皇帝有必要適宜的把權利分給這幾部分人,最好的狀況就是各個實力平衡,皇帝來判決。哪一方實力過大,皇帝就要扶持對立力氣製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