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475 三輔大哥真乃高人也】(1/5)

作者:軒樟字數:20846更新時間:2019-06-30 16:16:12

    “小寶啊,居然取笑我。我像是能考上舉人,考上進士的人嗎?更別提狀元了。”吳三輔嗬嗬一笑:“我呀,能混到手一個秀才,現在已經很滿意囉。”

    韋寶也笑了,吳三輔最大的優點就是不像一般紈絝子弟一般不知道天高地厚,很是有些自知之明。

    “哥,你不是和爹來過一次京師嗎?連這裏要下車都不知道嗎?”吳雪霞好奇的問道。

    吳雪霞實在是太過漂亮,她一下車,立時引得不少路過行人行注目禮,很多男人都是邊走道邊盯著吳雪霞看個不停,甚至還有的幹脆停下來,癡癡傻傻的看。

    若不是一看就知道韋寶這夥人是大富之家,有許多隨從,若是貧民家的女孩子長成這樣,說不定就會有京城頑主調戲吳雪霞了。

    “我是來過一次,可那時候我才多大啊?二十都不到,光顧著吃喝,爹說啥是啥,哪裏記得住那麽多事情?”吳三輔笑道。

    吳雪霞嗤之以鼻,“那韋寶現在才14歲,該怎麽說?”

    “嗨,人和人能比嗎?韋寶他是怪才,十四歲的人,比四十歲的人還老練。”吳三輔嗬嗬笑道。

    韋寶沒有發言,暗忖你們兩兄妹的嘴巴,一個比一個厲害!

    似乎吳三鳳和吳三桂的嘴巴也很厲害!

    吳家四個小孩,還真能撐得起大富大貴之家的子女,性格各異,但其實都挺聰明能幹的。

    大明京師最流行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騾車,富者自備,貧者雇傭。

    到處都是等候受雇的馬車,在十字街頭,在城門,在禦河橋和人流匯聚的牌樓處。

    京城除了外城門和內城門,這些重要的城門附近需要下馬車以外,四處都可通行。這也和這個年代的人數不多有關。放到現代,京城擴展了幾十倍,人口也差不多擴展了幾十倍!

    雇一輛車一整天也花費不了多少錢。

    城裏的街道非常擁擠,以致趕腳人必須用韁繩領住牲口穿過行人,他們知道城市的每一街道和每位著名市民的住所。他們還有地圖,上麵列出城裏的每個地區、街道和集市。

    跟後世的出租車一樣,甚至還更方便。

    除去騎馬旅行而外,到處都是抬官員和要人的轎子。

    在京城,這種乘坐工具要比南京或其他地方的花費大得多。

    而大明要想在京城乘坐官轎,要麽是皇親國戚,要麽是各部侍郎以上的大員!文官至少要正四品!武將則至少要正三品!

    皇帝通常召集朝會,也都是四品以上在京官員都來參加。

    五品官在地方上已經是大佬了,但是在京城,則是遍地走的存在,這也難怪吳襄這種地方大佬不願意將生意隨便拓展到北直隸來,京城的水,的確是太深了,深不見底。

    官轎就能代表這種身份的象征。

    韋寶沒有理會吳三輔的話,遠遠看見一部轎子經過,還有一幫人拿著肅靜的牌匾開道,羨慕不已。

    “那個好像是順天府知府的轎子吧?”韋寶道。

    韋寶知道,大明其他地方的知府,再富庶,再繁華,再重要的地方,也頂多是四品,隻有順天府的知府是正三品高官!相當於後世的京城市長了,都是可以列入政治局的大人物!

    吳三輔也很羨慕:“要是能在京城坐轎,不枉塵世走一遭啊。”

    韋寶嗬嗬一笑:“三輔大哥,你不是不熱心科考嗎?”

    吳三輔笑道:“不熱心是因為明知道努力也無望,要是有官做,誰不樂意做官?更何況是順天府知府這麽牛的高官了。我這輩子,估計頂多也就夢想個永平府知府囉,還得看我爹盡不盡力幫我張羅,估計也是我大哥的份,沒我的份。”

    “哈哈,三輔大哥,平時看你好像什麽都無所謂一樣,原來你都想的明明白白的,隻是放在肚子裏啊?你這花花腸子可不少呢。”韋寶取笑道。

    吳雪霞也笑道:“其實我家就數我二哥最精明了!嘴上謙虛,肚裏一堆主意。”

    韋寶聽吳雪霞願意接自己的話,便知道她消氣了,也接茬道:“是。”

    “喂,你們兩個一唱一和的,一起對付我是不是?欺負我就一個人是不是?”吳三輔晃了晃腦袋反擊。

    吳三輔的話,惹得韋寶與吳雪霞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的笑了,這便算是和好了。

    明代前門大街是正東坊和正西坊的分界線,以街中心分界,東屬正東坊,西屬正西坊。又因正陽門是京師正門,故前門大街一帶比其他城門大街寬。

    在城市建製上,明北京城突破了元代所遵循的“前朝後市”的定製,正陽門周圍以及南至鮮魚口、廊房胡同一帶,形成了大商業區。

    上回韋寶來京城之後,便一直讓天地商號的人在整個北直隸範圍大肆購買商鋪和好的地皮,好的宅院。

    現在前門大街豬市口這一片,至少有三分之二的鋪麵屬於天地商號。

    明朝中期,由於商業的發達,前門大街兩側出現了鮮魚口、豬市口、煤市口、糧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前門大街才成為一條商業街。北京最著名的“大柵欄兒”也在其中。

    明嘉靖以後,各省市在京做官的人為了解決進京應試舉子的住宿問題,在前門大街兩廂建立了各地會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