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482 震撼洋人傳教士的軍用望遠鏡】(2/5)

作者:軒樟字數:18736更新時間:2019-06-30 16:16:15

    韋寶微微一笑:“當然可以,金尼閣先生,這沒有問題,不過,我先調一下焦距。稍等。”

    “好,好,不著急。”金尼閣急忙道。

    其他的洋人傳教士也眼巴巴的看著韋寶,都想試一試這麽漂亮的望遠鏡,而且是雙筒的,跟他們的單筒望遠鏡有什麽不同?

    不單單是他們,吳雪霞也很著急,“韋寶,你這是什麽東西啊、你怎麽從來沒有拿出來過?能用這個看天狗吃月亮嗎?快給我看看吧。”

    “嗬嗬,別著急的,等會。”韋寶笑道。

    韋寶會擺弄望遠鏡,首先裝定視度。手持望遠鏡向月亮觀察。

    分別對左、右眼進行裝定,轉動目鏡視度轉螺直至清晰為止,記住視度的分劃數。繼而裝定目距。

    雙眼通過望遠鏡進行觀察,並扳動望遠鏡筒,使兩個視場匯合成圓形,這時目距的分劃數就是觀察者的目距。

    使用望遠鏡觀察時應雙手持握,兩肘夾緊緊靠胸前,這種姿勢比較穩固,如果有工事或其他依托物,肘部應盡量支撐,特別是使用大倍率望遠鏡。在雪霧天氣或強烈日光下使用望遠鏡,可戴上濾光鏡,使觀察較為清晰。

    軍用望遠鏡中的密位分劃可利用“上間隔,下1000,密位、距離擺兩邊,要想求得那個數,對角相乘除鄰邊”的公式,即可測方向角、高低夾角和目標距離。這在“軍事地形學”中有專門講述,是每個軍官或偵察兵的必修課程。

    韋寶雖然在現代沒有接受過任何軍事教育,隻在初中和高中,大學開學階段受過簡單的軍訓。也基本是走走步操,站隊啥的,沒啥用處。

    不過在重生穿越之後,韋寶在鎮遠艦上不但獲得了軍用望遠鏡,還有很多沒有拆封的望遠鏡的盒子裏麵,還有詳細的使用說明書,韋寶都仔細的研讀過。

    韋寶有個優點,愛好了解東西的大致構造和使用說明,比如他在現代換過兩次車,兩部車的使用說明書他都仔細看過,對於自己的車子,每一個部件都很了解。

    雖然這種了解對於製作沒有什麽多大幫助,但是對於使用還是很有好處的。

    在現代,好些人開車開了很多年,車上的許多裝置是幹什麽用的都不知道呢。

    韋寶將望遠鏡左右目鏡的正負屈光度刻度調整至0刻度。雙手分別握持望遠鏡的左、右鏡身,搜尋遠處目標同時拉展或按壓左、右鏡身,使望遠鏡的目距與人眼的瞳距相同時,人眼看到的全視場為圓形,方才停止調整。

    搜索目標,鎖定目標後,轉動左目鏡視度手輪,使望遠鏡左支係統目標像和分劃圖象完全清晰後,再轉動右目鏡視度手輪,使右支係統目標像完全清晰,便完成對所觀察目標的調整。

    因為望遠鏡光路設計具有動態自動聚焦功能,因此當望遠鏡清晰度調整好之後,再次觀察距離不同的目標時不需重新調焦。

    流入我國的第一具望遠鏡就是剛才韋寶見識過的,由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攜帶入京的。

    湯若望和李祖白兩人不但共同翻譯了《遠鏡說》一書,把西方望遠鏡的製作方法介紹到中國,湯若望還帶了歐洲這個時候最先進的望遠鏡。

    今天觀測月食,李祖白也在場。

    不過,韋寶在看過他們的望遠鏡之後,便不由生出一些輕視之感,實在與自己在現代的學生時代做的物理小手工作業的水平差不多,甚至因為反射鏡的質量關係,水平還不如現代的小手工作業。

    不但洋人有了望遠鏡,其實大明這個時期也已經有了自己的望遠鏡。

    中國民間較早獨立製造望遠鏡,見諸記載的是明末蘇州人孫雲球。

    據《吳縣誌》載,登上虎丘用孫雲球自製的“千裏鏡”試看,“遠見城中樓台、塔院、若接幾席,天平、靈岩、穹窿諸峰,峻贈蒼翠萬,象畢見。”

    中國最早將望遠鏡用於軍事的則是明末蘇州人薄玨,“崇禎中,流寇犯安慶,巡撫張國維令玨造銅炮,設千裏鏡視敵遠近,所當者輒糜爛。”薄玨創造性地把望遠鏡放置在自製的火炮上提高了射擊精度。

    戰爭的確是最能提升科技的!有絕對的催化作用!

    人類曆史上每一次大的戰爭,都是科技的一次超級大飛躍!

    韋寶在現代看了很多網絡小說,都是主角到古代或者近代,就開始造槍造炮,然後大發神威。

    好像造槍造炮很容易一樣。

    先不說造槍造炮得有合格的鋼鐵工業,就說不管槍炮本身的質量,絕大部分小說也會忽略望遠鏡的作用!

    步槍還說的過去,有個物理瞄準,然後各個戰士都是鷹眼,天賦極高,打的準也說的過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