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483 各懷心眼的韋寶與洋人傳教士們】(2/5)

作者:軒樟字數:24078更新時間:2019-06-30 16:16:15

    韋寶微微一笑,“我父母親都是遼西的普通農戶,就在去年冬天,我全家人差點出外逃荒。”

    傳教士們聞言,都驚奇不已。

    韋寶見大家不相信,遂簡單的講述了自己的發跡經過。

    吳雪霞輕聲道:“還不是靠了劫持了我家的一車上等皮毛嗎?”

    “糾正一下,不是你家的,是建奴的!而且,我不是劫持,是真金白銀買來的。”韋寶笑道。

    “哼,真金白銀買來的?你剛才自己都說了,你全家都差點被逼的出外逃荒了,試問,你們家既然都有銀子買一車上等皮草,少說得有四五萬兩紋銀吧?都這麽有銀子了,還犯得著出外逃荒嗎?”吳雪霞一下子就戳破了韋寶的謊言。

    韋寶暗歎謊言到底是沒有持久的道理,很顯然,吳雪霞問到了點子上。

    “到了買皮草的時候,我已經做生意做了一段時間了!而且,誰告訴你,我一定要一次性付清所有買皮草的錢?我不能分批付嗎?”韋寶嘴硬道。

    “別說了,不用解釋。”吳雪霞不想再聽了,一副她全都明白的表情瞟了眼韋寶。

    韋寶正好也懶得解釋。

    在韋寶說過了自己的經曆之後,一幫洋人傳教士和韋寶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隨同而來的欽天監官員李祖白也對韋寶大加讚賞,直說韋寶的經曆簡直是聞所未聞,堪稱大明商界傳奇人物!

    傳教士們也互相介紹自己的經曆。

    金尼閣原名尼古拉·特裏戈,1577年3月3日生於今法國的杜埃城,位於佛蘭德斯境內。金尼閣生活的時代處在西班牙統治下。1615年,金尼閣在德意誌的奧格斯堡出版他翻譯並增寫的利瑪竇中國劄記《基督教遠征中國史》時,在封麵上就明確自署“比利時人”。

    金尼閣的故鄉杜埃在其去世半個多世紀後被法國征服並劃入法國版圖,因而金尼閣被看作法國人。

    由於他和利瑪竇開啟了以拉丁文為中文注音的先河,到了韋寶穿越而來的後世仍被傳為美譽。金尼閣有一個宏大的願望,便是帶著人將他搜羅的,現在西方科學最為先進的“西書七千部”介紹給中國知識界的計劃,不單是介紹,還得翻譯,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必須得到大明政府的支持。

    “這個事情,我支持了!不管你們要花多少銀子。”韋寶道:“銀子還是小事,我覺得,你們主要沒有這麽多有學問的傳教士,必須要懂洋文和漢語,平均一人一年兩本書,要想在十年之內完成這麽龐大的計劃,也至少需要五百人左右吧?”

    “是的,這才是最大的問題。”金尼閣點頭道:“不過,我們這裏有三十多人,我還能聯絡一部分傳教士過來,能湊集百人,若是有韋寶先生你的支持,不考慮資金的情況下,又幾百個漢人跟著我們學習,兩年之內,他們就能同我們的水平差不多了。”

    韋寶大喜:“沒有問題,你這個計劃,我將全力支持!別說用不了一百萬兩紋銀,便是一百萬兩紋銀,二百萬兩紋銀,我都投資!”

    一群傳教士都很激動,紛紛表示願意參與金尼閣的這項龐大計劃,在利瑪竇死後,金尼閣已經是歐洲傳教士在華的最有號召力的人物,雖然朝廷不是很重視,但他們還是很有信心的。

    韋寶微微一笑,暗忖朝廷怎麽可能重視?你們當還是在萬曆朝嗎?

    萬曆皇帝那是手裏有錢,而且好玩的人也比較開拓思維,容易接受新事物。

    現在朝政大權被魏忠賢魏公公把持著呢,魏忠賢排斥異己的時間都不夠,哪裏會管你們這些洋人的閑事?

    就當初利瑪竇跑到大明朝來,經曆也是很坎坷的。

    1583年9月10日,利瑪竇與羅明堅進入中國,求得知府王泮的允許,在崇禧塔旁修建了一座帶有教堂的小房子,在肇慶建立了第一個傳教駐地。

    利瑪竇出版了第一份中文世界地圖,並用中文和羅明堅起草了第一部《祖傳天主十誡》。經過了幾次嚐試,利瑪竇和羅明堅沒能建立起新的駐地,羅明堅被教皇召回羅馬安排教皇使節去見中國皇帝,而利瑪竇和麥安東神父繼續留在肇慶。

    1584年利瑪竇獲準與羅明堅神父入居廣東肇慶。他們對中國官員自稱來自“天竺”,致使中國人以為他們是佛教徒。

    利瑪竇解釋來中國的原因:“我們是從遙遠的西方而來的教士,因為仰慕中國,希望可以留下,至死在這裏侍奉天主。”他不敢直接回答傳教的目的,否則他可能會被驅逐。

    為了傳教,他們從西方帶來了許多用品,比如聖母像、地圖、星盤和三棱鏡等。其中還有歐幾裏德《幾何原本》。

    利瑪竇帶來的各種西方的新事物,吸引了眾多好奇的中國人。特別是他帶來的地圖,令中國人眼界大開。

    進入了中國的利瑪竇對中國文明非常稱讚,除了還沒有沐浴“我們神聖的天主教信仰”之外,“中國的偉大乃是舉世無雙的”“中國不僅是一個王國,中國其實就是一個世界。”

    他感歎“柏拉圖在《共和國》中作為理論敘述的理想,在中國已被付諸實踐。”

    而且他還發現中國人非常博學,“醫學、自然科學、數學、天文學都十分精通。”

    但是他也發現“在中國人之間科學不大成為研究對象。”

    1584年8月,利瑪竇在肇慶建立了“仙花寺”,開始傳教工作。起初傳教十分低調。神父們行事小心謹慎,主要精力都在學習漢語和中國的禮節習俗,以博得中國人尤其是官員們的信任。他們身穿佛教僧侶的服飾,認為這樣能夠博得人們的好感,而且他們也覺得這與天主教神父的裝束相差不大。這也使中國人更加相信他們是遠道而來的僧人。他們在這裏掛上了聖母瑪利亞的畫像,許多士人官吏,甚至僧人都來跪拜,他們感到非常興奮。但是從中國人的角度來講這更多是出於禮節性的,而沒有宗教意義。也有記述說,他們擔心中國人看到瑪利亞的畫像會誤認為他們的神是女性的,而改掛了基督像。

    1584年利瑪竇製作並印行《山海輿地全圖》,這是中國人首次接觸到了近代地理學知識。利瑪竇利用解釋各種西方事物的機會,同時介紹了他們的天主教信仰。他們翻譯了《十誡》、《主的祈禱》、《聖母讚歌》和《教理問答書》。並派發羅明堅撰寫的《天主實錄》,以中文解釋天主教的教義。利瑪竇在肇慶居住六年,除帶來了歐洲文藝複興的成果外,係統地學習了中國傳統文化,期間傳入的現代數學、幾何、世界地圖、西洋樂等西方文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