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706 賣的風生水起】(4/4)

作者:軒樟字數:11952更新時間:2019-08-24 01:08:17

    “5000兩!”韋寶很堅持,“李大人,不要說我不念舊情,王大人比你先表示要買的,他出4000兩紋銀,有我照顧他的情分在裏麵,你憑什麽後開口,卻也想用同樣的價錢買下來?”

    這回,李利民的腸子都差點悔青了,暗忖自己不是傻子嗎?剛才自己隻需要3000兩紋銀就能拿下來的啊,現在卻變成了5000兩紋銀。

    “韋大人,咱們是什麽交情啊?您不是都說了算嗎?好歹讓我一點,王老弟他不會介意的,是不是老王?”

    王大人不置可否,“你李大人要回自己的位置,我自然不好與你搶。”

    “5000兩紋銀,這是規矩的問題,不是交情的問題了,是你李大人自己沒有抓住機會,過了今天,明天肯定全部翻倍!”韋寶是很狠的人,絕不會退步的。

    這是製度的問題,絕不是人的問題,韋寶雖然還不熟練大明官場這些破事,但是本質上的東西,他是看的清清楚楚的。

    李利民他們開始拖拖拉拉不肯掏錢,本質上還是害怕!

    怕他韋寶說話沒用,靠山不穩。

    而並不是不認可他賣官這種行徑。

    他們從上到下收常例銀子,搜刮髒銀,送禮成風,和直接買官賣官有什麽分別?

    “4500兩紋銀,行不行?韋大人。”李利民懇求道。

    韋寶歎口氣:“要不是顧著咱們兄弟感情,5000兩一文都不能少的。你李大人要記著欠我這份情,這可是500兩啊!這些銀子不是給我自己收的!所以說,啥事情都有個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

    “是,是,兄弟感激不盡。”李利民是真的體會到了。他並沒有怪韋寶裝腔作勢,知道韋寶說的是實話,這不,肯付4000兩紋銀買都察院經曆司都事位置的王大人不就在這裏嗎?人家出4000兩,他憑什麽也出4000兩?好歹得加一點點的。

    韋寶本來以為一切都要這麽順理成章,順順利利的繼續下去的時候,出事了。

    兩夥人吵起來了。

    這回不是東林黨和閹黨吵。

    更準確的說是在任的還沒有買官的官員們與已經買官的人吵起來了。

    單一製君主專製國家的治理成本。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信息和組織都是需要成本的,貪汙就是這種成本之一。

    談什麽製度建設、獨立司法都是脫離時代、脫離當時社會生產條件的空談,傳統專製社會不是沒有製度,而是有高度複雜的政治、法律製度。

    隻是製度也不能超越時代的具體生產條件。

    君主專製的集權國家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賦稅,怎麽把賦稅收到中央政府來維持國家運轉,需要信息、需要組織,而這一切都是有成本的。

    圍繞賦稅問題可以解釋秦漢、唐宋、明清三大帝國時代變遷的基本脈絡。

    一個帝國時代的興衰總是伴隨一種財稅製度的興衰。

    傳統農業社會中央政府不可能了解每個村莊、每個農戶的具體情況,信息不對稱必然帶來大量的代理成本,也就是官員的貪汙。

    比起剛剛買官的這幫人,在任的那幫官員肯定更懂得貪,更會貪,對貪的見解也更多。

    他們一看不行啊,韋寶這都賣出去多少官位了?說是說三天,哪裏要得到三天、明天肯定賣完。

    而且,買官的大部分不是都察院和大理寺的現任官員,憑什麽衙門那些子弟能隨便買官?

    憑什麽新科進士們能隨便買官?

    他們每多買走一個官位,他們就少一個官位。

    43631/511468630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