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31 戰爭擴大化】(4/5)

作者:軒樟字數:12294更新時間:2020-05-22 03:52:37

    這些衛所,在名義上亦屬山東布政使司管轄。

    順治十年,1653年十一月,滿清成立東北第一府,置遼陽府,下轄遼陽、海城二縣。

    張尚賢擔任遼陽知府,張尚賢曾任山東登州府知府,盛京奉天府府尹,1653年遼東籍的優秀官員張尚賢為遼陽知府,署理招民建府、縣及管理政事。張尚賢任山東登州府知府已多年,政績卓著。

    《奉天通誌》引用了《登州府誌》的有關內容,介紹說:“順治五年,知登州府事,嶽嶽剛方,上官敬憚之。時多盜,蒞任未幾,單騎攜一幼子直入其巢,慰喻之,並欲留子為質,賊黨感泣就撫,一郡悉安。懲蠹胥,愛士類,績著維良。”

    張尚賢管理所招之漢族人民。熟知當地情況,是一位正直不阿、有膽有識、勤政為民的好官。

    僅幾個月的時間,招民就達到了預期效果,遼陽和海城人口聚集,城鄉出現了生機,這在當年遼東來講,亦堪稱是奇跡。

    有這樣一位幹練的官員擔任遼陽知府,並具體操辦招民籌建遼陽、海城二縣事宜,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

    張尚賢在督導遼陽、海城二縣縣令帶領百姓開荒種地、建設新家園的同時,積極籌建府學,開辦教育。

    史料記載:順治十一年“四月癸亥禮部議複,遼陽知府張尚賢奏言,遼陽應設儒學,令遼生寄籍永平者,撥歸遼學肄業。從之。”

    在移民坐席未暖、土地尚在開墾、府縣初建的艱苦創業時期,張尚賢就狠抓文化教育事業,在遼陽建立了全東北第一所學校,而且是大學級別,省級。

    其遠見卓識不僅在當時,就是在後世,也令人十分欽佩。

    張尚賢個人情況,史載不多,但他參與東北政事的記載卻不少,這在清朝的漢員同等官吏中,也是極為罕見的。

    查《奉天通誌》,僅順治十一年至順治十八年的9年間,張尚賢有關遼陽及整個遼東政事奏疏,就有6件。

    遼陽縣知縣陳達德是浙江人,順治十一年春,先是有浙江人陳達德招民140戶,被任為遼陽縣知縣。

    海城縣知縣王全忠遼東人,遼東人王全忠招民有功任為海城縣知縣。

    清初承襲明製,地方行政機關分省、道、府、縣4級,但將明時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稱為省。

    自此曆嘉、道、鹹、同四朝,守、巡道的設置基本未變。至光緒年間,

    在奉天省設四道,在吉林省設四道,在黑龍江省增設三道。

    清初期清朝對漢人實行了滅種政策人口幾乎滅絕,土地荒廢,順治年實行了開墾政。

    努爾哈赤時,攻城略地,無論降否一律屠殺。天命三年,努爾哈赤攻明清河城,城破“盡殺其兵,被殺者之下,壓死未受傷者亦甚眾”。

    翌年,努爾哈赤攻陷開原,“城中士卒盡被殺”。

    奪取鐵嶺後,城內官民也“盡殺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