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43 曆史節點上的建奴】(1/4)

作者:軒樟字數:11956更新時間:2020-05-22 03:52:43

    雖然古楚姆汗依靠民眾支持,打出***聖戰旗幟,最後靠遊擊戰打死了葉爾馬克,但是再也無力抵擋沙俄的第二次進攻。

    葉兒馬克遠征西伯利亞這一時期的俄國,雖然能夠在正麵擊敗韃靼人,但是畢竟疲於應付,仍然需要建造長城來防範克裏米亞韃靼人的入侵。

    伊凡雷帝時期,沙俄在圖拉、梁讚、別爾哥羅德、沃羅涅日等當時的邊境地帶都建造過長城,來抵禦克裏米亞韃靼人的入侵。

    俄國人修建圖拉鹿砦,防備韃靼人。

    到了17世紀,歐洲的槍炮技術和方陣戰術越發成熟。

    土爾扈特部驍勇善戰不屈不撓,一路西遷打敗了韃靼人、哈薩克人、巴什基爾人、諾蓋人。

    在1643年土爾扈特汗和鄂爾勒克集中了整個部落的兵力圍攻阿斯特拉罕,但是仍然在俄軍的槍炮下慘敗,和鄂爾勒克戰敗陣亡,土爾扈特部被迫向沙俄稱臣。

    1648年開始的烏克蘭哥薩克大起義中,克裏米亞韃靼人乘著烏克蘭哥薩克大舉反抗波蘭人的機會,被烏克蘭哥薩克人請來當援軍,乘機在烏克蘭大肆掠奴,這以後克裏米亞韃靼人再也難以做這樣的大買賣了。

    在東歐草原上到處掠奴的克裏米亞韃靼人就在雅克薩戰役前,沙俄兩次攻打克裏米亞汗國。

    克裏米亞韃靼人根本不敢還擊,隻能放火燒毀草原,退守克裏木半島入口處的彼列科普要塞,依靠奧斯曼土耳其的幫助,用城牆壕溝大炮來防守,雖然俄軍的進攻最後因為後勤補給問題而失敗,但是攻守之勢已經完全顛倒過來。

    烏克蘭和伏爾加河流域的哥薩克人實力越來越強,在大篷車的掩護下,哥薩克人也能夠依靠火槍和長矛在空曠的草原上打敗韃靼人了。

    到了17世紀後期,克裏米亞韃靼人的奴隸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到了18世紀,燧發槍、紙殼子彈、刺刀普及以後,韃靼人徹底沒有了任何優勢。

    不論是遠距離射擊還是貼身肉搏,都被西方軍隊完爆。

    1735到1739年的第四次俄土戰爭中,俄軍強行穿越了沼澤地帶,攻陷彼列科普要塞,在克裏木半島掃蕩了一圈。韃靼人的騎射手隻能遠遠地跟隨,偶爾騷擾一下也是傷亡慘重,再也不能對西方近代化的軍隊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威脅。

    其實韋總裁本人最清楚為什麽寶軍能對建奴,現在做到屢戰屢勝。

    這和大明初期的軍隊打蒙古人差不多。

    明朝初期,朱元璋到朱棣期間,大明的騎兵有多厲害,為何能橫掃當時依然強大的蒙古騎兵。

    在近代牆式騎兵出現之前,敢於肉搏,紀律嚴明的重步兵,在大戰役中,騎兵對之幾乎毫無辦法。

    古典****時代,幾乎所有霸權長期依賴的都是重步兵為主,騎兵輔助的軍事力量。

    如希臘、馬其頓、羅馬、大唐。

    在戰術層麵上騎兵有運動優勢,但在戰略層麵上毫無優勢,長期行軍由於戰馬的後勤壓力,騎兵無法與組織嚴密的重步兵以同樣的速度戰略轉移。

    騎射是個被嚴重誇大的戰術,除了蒙古、斯泰基以外,幾乎所有遊牧帝國主要依賴的都是肉搏的輕重騎兵,或者幹脆是騎馬的重步兵。

    蒙古的崛起有很大偶然性,除了鐵木真這個人厲害以外,確實碰到了所有農耕帝國最腐敗的時候。

    因為明軍驅逐元朝不是靠騎兵,而是靠數量龐大,士氣旺盛,有強悍肉搏能力的步兵。

    根據明太祖實錄,明初一支步兵隊列的構成中,肉搏士兵占比高達60%,這六成肉搏士兵中,大都是用丈三,也就是4米長的大槍,其次是刀牌,其他40%的投射部隊,弓弩與火銃數量3:1,組成密集陣型,與騎兵並進夾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