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43 曆史節點上的建奴】(3/4)

作者:軒樟字數:11956更新時間:2020-05-22 03:52:43

    這三個方麵起了很大的作用,作到了兵不畏死,獎勵分明,後勤到位,軍隊平等化。

    元的落後的變種式的草原部落製,讓天下百姓人命不值錢,活著不如死的時候,直接後果就是武力值開始暴發。

    步兵使用長兵器,是可以直接克製騎兵的,一個需要隊形,二個需要不要命,三個需紀律,四個需要大殺傷力的武器出現。

    最最關鍵是有人願做前三排的長槍死士,例如唐朝陌刀隊就是步兵克騎兵,60、70斤的陌刀,一刀下去馬頭不存,人亦不存。

    別的王朝末代,一般造反的隻是一個兩省,義軍最後才用軍事毀滅全國。

    元末是幾乎所有的省一起反了,黃河兩岸,長江兩岸,一起動亂,以致明初時中原空無一人的下場。

    明朝方麵士兵改配製了,非常重視火炮、火槍等,雖然射程短,但是蜜集,此時的火炮如同農村的獵槍,一槍打出去就是一大片,不存在打不中的現象,雖然不會當時就亡,但是全身流血,戰力會大幅下降,之後才會和明軍進行短兵交戰。

    而明軍事也是直接繼承元的,所以箭術之類,明士兵和元士兵差距不大。

    明初人其實就是元人,除了元朝庭騎兵的弓箭稍高一點明初士兵外,在我看來其實的沒有什麽差距,不存在代差的問題。

    不然也不會有元朝庭四處招降紅巾軍,雖然元朝庭打敗了黃河南北的紅巾軍,但是元朝庭的損失,也是非常大的,以致兵力不足,同時還內訌,不然元朝庭不會放任陳友諒,朱元璋不管的。

    因為此兩支人馬,也是紅巾軍,他們的地盤也是直接中原帶黃河區。

    各地義軍和元朝庭最大的差距是騎兵,特別是騎兵團隊的衝擊與合圍,撤退與掩護,士氣與素質的養成等等,有較大的差距,騎兵的素養養要遠遠高於步兵。

    但是明騎兵從後期的配置來看,也是很牛的,先有弓箭,再弩箭,再一把長銃,一把短銃,一把長槍,一把刀。

    和蒙古騎兵比起來,有差距,隻要毅質力強一點,雖然打不過,但是死不了多少人。

    大家差距都不大了,所以除了土木堡事件,基本上大明和蒙古,誰也對不付不了誰,明可以出塞,但是出不遠。

    但是明軍對上滿人這個時代就完了,因為努爾哈赤繼承的是大明軍隊的軍事製度,同時與繼承了草原上的騎兵製,再加上朝庭沒錢和文人幹軍政。

    滿人在軍事方麵的確已經比久未曾改革的明軍先進的多了。

    明初騎兵很強,但沒有強大到能隨意橫掃蒙古騎兵的地步。

    明初北伐勝利的原因不在單純騎兵的強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將領,這是第一重要的因素。

    明初可謂名將閃耀,從第一代徐達到第二代藍玉,其下常遇春朱文正傅友德郭英耿炳文,都是有勇有謀之將領。

    朱元璋和朱棣本身的軍事水平也極高。

    宋末財政中心已經轉移到江南地區,蘇湖熟,天下足,糧食多了人口就多了,兵源也充足,經濟中心也在南方,稅收和貿易比北方強得多,打仗打的就是錢,明軍後勤很充足,徐達出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這是北伐能勝利的重要原因。

    冷兵器時代,在武器不存在代差的情況下,士氣極為重要,明初兵鋒正盛,都是百戰出生,並且代表著正義和人民,麵對腐朽且不得人心的蒙古人,首先信心就有了,士氣就高了,優勢時所向披靡,劣勢時巋然不動。

    一場大戰的勝利有著很多很多的因素,戰術指揮,兵器先進與否,後勤是否足備,士氣如何。

    並不單單取決於騎兵部隊的戰鬥力。

    本來建奴在沒有寶軍出現之前,也是士氣如虹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