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民族的文化是一份傳承(3/3)

作者:公子不歌字數:6820更新時間:2019-06-30 04:05:37

    《鬼吹燈》這樣的東方探險類ip沒能輸出到全球,在李牧看來就一直是一個特別大的遺憾,《三體》這樣的華夏經典科幻沒能拍成優秀的電影再輸出到全球,也是李牧心中的一大遺憾,造成這樣遺憾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華夏的影視公司整體實力不夠、華夏影視行業的從業人員水平還有欠缺、華夏影視行業的資本魄力還不太足等等,但是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

    對獨立項目而言,沒有一個資本願意賠錢去做,因為獨立項目如果賠錢,幾乎不可能再有機會賺回來,影視劇製作就是標準的獨立項目,《鬼吹燈》的故事確實很好,但呈現成本過高,影視公司以及影視基金首先考慮的是能不能賺回成本,在這種前提下,要麽不拍,要麽隻投較少的錢拍一部爛片,所以才會有那麽多五毛特效的垃圾片不斷湧現,這樣拍出來的《鬼吹燈》也好,《盜墓筆記》也罷,連本國觀眾都無法接受,又怎麽可能輸出到海外?

    但是,如果李牧來操盤,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未來,他的資產可能多到怎麽花都花不完,如果在2010年拿兩億美元的預算,請這個世界上最專業的團隊拍《鬼吹燈》,一定能把《鬼吹燈》推向國際市場,如果能在2015年投資五億美元拍《三體》三部曲,這部奪得雨果獎的華夏科幻巨著,一定能夠成為世界級的科幻大ip,可為什麽《鬼吹燈》和《三體》都沒能在影視方麵取得大成功?歸根結底,就是缺錢。

    華夏不缺有錢的人,缺的是願意為文化傳播付出資金,並且不計回報的人,電影票房在華夏剛有起色的時候,各路資本都殺進影視行業,可這些資本沒有一個是為了文化本身,他們都是把文化當成一筆能夠賺快錢的生意,組織一個影視基金,投資幾個影視項目,幾個月孵化然後上映,期待票房過億、過五億、過十億。

    為了達到賺錢的目的,這些所謂的“文化人”,有相當一部分為了賺錢無所不用其極,有人剽竊他人的故事,有人侵犯別人的版權,有人把觀眾當傻子做虛假宣傳,還有人雇傭各路水軍瘋狂炒作、甚至抹黑競爭對手,買票房、甚至偷別人的票房,所以,華夏玩文化產業的這批人,總體的職業道德還不如炒房團,畢竟炒房團想的是大家一起把房地產市場炒起來,從來沒誰盼著別人家的樓盤因為意外倒塌,更不會有人去炸掉別人的房子……

    李牧不願與這樣充滿了銅臭的所謂“文化人”為伍,他想把文化當成一件崇高的事情去做,未來,他願意拿出百億甚至數百億、上千億美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持續不斷的去扶持華夏的文化項目,為華夏文化在全世界的輸出做好充足的助力,畢竟文化不是一門生意,而是一門藝術,一個民族的文化,不隻是一門藝術,還是一份傳承!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