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1/3)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10124更新時間:2019-05-21 08:08:28

    河套對巨大的唐朝而言,屬於偏雞肋的地區。土地產出比荒地要好,但遠不如關中,更不要說河東。

    再一個,諸族雜居,光以呼延為姓的蠻夷就有匈奴鮮卑山羌三支一十七部。武德年的時候,李淵就很想在這個地方進行有效控製,但因為突厥的存在,幾次努力都不了了之。

    現在因為突厥覆滅,西突厥殘黨屬於鬆散聯盟勝於國家,完全不足為慮,經略河套,就擺在了朝廷的麵前。

    李世民既然要做千古一帝,他自然要從帝王的角度去思考,為什麽始皇帝要在這裏設立九原郡,為什麽漢高漢武都要在這裏釘釘子。後漢時期匈奴衰敗,為什麽又讓南匈奴歸附在這裏。

    北地門戶啊。

    不得不說,自古以來的政治核心,都在長安洛陽之間打轉轉。守成的沒誌氣的,要拿北地做屏障,才能繼續醉生夢死歌舞升平。雄心壯誌豪氣萬丈的,要拿北地做拳頭,隨時出擊。

    李世民決定在這裏設立單於都護府,用來作為關內道的屏障。以賀蘭山、陰山、大河為界,隨時可以在草原和漠南地區增補都督府來擴張。都護府的≠,駐地設立在雲中都督府轄內,也就是關內道河東道之間,便於控製。

    這個設想的前提還是錢糧,再一個就是諸族被大唐徹底滲透成篩子。然而現在突厥雖然覆滅,但是阿史那家族的影響力猶在,草原並不太平,諸族並不服帖,最少心不服。

    所以現在並不是設立單於都護府給草原諸族添堵的時候,因為大唐一旦這麽做,就表示要徹底吞並各族的地盤和人口,很容易刺激到草原蠻子們脆弱的心靈。

    大唐雖強,但各方的敵人以及潛在對手並不少,以貞觀三年的財力,也不過是僅僅支撐兩路作戰。

    因而內外朝都在恢複北地生產,鼓勵增加人口的同時,也希望有行之有效的辦法移民實邊。

    其實打擊政治對手的方式是最好的,能在朝廷立足的政治人物,往往都是地方大族。以裴寂為例,下台之後前往西部,明麵上是孤身一人,但跟隨而去的書童就有四百,仆役過千。

    這還是李董手下留情的不能再留情,才有的結果。

    倘若把裴寂全家老小發配,光充邊人口就最少一萬以上。

    這就是世家。

    然而現在李世民能夠下手的世家並不多了,不論是李淵、李建成、五門七望、南方舊族、番邦降族的人,在貞觀四年,已經全部認可了皇帝的合法性。哪怕內心再怎麽有想法,至少一二十年內,看不到任何機會。

    再者因為李淵也從張德這裏拿了一份白糖體己錢,禁宮太妃的日子,也沒有貞觀二年之前那麽緊巴。李淵很滿意,連帶著最後的一點雄心壯誌,也被白糖給甜沒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