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056更新時間:2019-05-21 08:11:07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鋼鐵業對水資源能源人力資源的消耗極大,張德其實很想在中原內地搞初級煤鋼工業體,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大唐帝國這個體製就決定了他不能這樣做,就算火候到了能做了,也輪不到他。

    所以張德一直在迂回在妥協,就算大唐帝國有限責任公司的老板要黑他的錢黑他的裝備,咬咬牙,為了遠期利益,眼睛一閉就當被狗給日了。

    “王夫子這一把年紀,可以啊。”

    河北道又來了信,王孝通已經帶人開始布置排水渠。他做法是兩漢以來的老做法,就是先挖壕溝,倒梯形,然後堆人力夯實施工麵。然後開槽放置陶製管道,用泥漿封接。陶製套筒一頭大一頭小,然後套接起來,形成封閉排水管道。

    隨後再對排水渠兩側進行加固,可以用青磚,也可以開采石料,再封蓋石板木板或者其他什麽鬼東西。

    不用泥土直接掩埋封蓋,是為了防止壓迫性摧毀陶製管道。

    漢朝為了製作合格的陶製管道,管壁厚度很大,因此套筒非常沉重,對普通民夫來說,施工難度不亞於給長城行市地基。

    不過張德再三向王孝通保證,他有辦法提高陶製管道的強度和韌度,所以可以燒製長度更長的管道,施工難度會降低。

    再說了,還有滑輪組,鋪設軌道之後,有了龍門的情況下,施工難度銳減,對普通勞力的消耗,大頭就隻是土方開采上。

    以前煉鐵煉鋼,都是露天煉製,活塞式木製風箱雖然誕生的很早,但依然製約著小高爐的產量。

    室內煉鋼煉鐵是大勢所趨,而在貞觀年的河北道北部地區,水力資源遠比一千五百年後豐富十倍都不止。

    最頭疼的,依然是人力。

    作為數學家王孝通,在閑暇之餘計算土方量的同時,也在學習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盤。

    這是老張為數不多秘而不發從來沒在人前裝逼過的好東西,目前隻有幾個小屁孩知道有這麽一個玩具。

    而六部公卿,沒一個知道有這玩意兒的。【ㄨ】

    九月初九,皇帝陛下找到一隻野生的人瑞,大書特書賞了萬金,給了根拐杖,還特別表揚了關中某個縣的縣令,說小夥子不錯有前途,能出人瑞,牛逼。

    然而老張卻是不屑,為什麽大唐建國這麽久,連一個百歲老人都沒有?這個國家到底是怎麽了?唯一誕生的百歲老人,居然是北魏的,悲哀啊。老張不由得陷入了大波的沉思,琢磨著是不是趁著無盡八月剛剛過去,就趕緊麻溜的給皇上請安之後,就奔赴河北。

    大明宮工程還是在繼續的,不過老張的主要工作,其實是設計出一套符合太上皇精神麵貌的宮殿,龍首原上,要彰顯出帝國皇帝的霸氣和與眾不同。

    總之,這名義上是個老董事長修的,但享受的,必須是李董自己啊。

    再總之,李董為了仁孝這個“普世價值”,決定以民主的名義,讓朝廷為人民之主掏點錢。文物公卿外加貧下中農,看在皇帝這麽仁孝的份上,你多少得掏點不是?

    然後有個姓侯的臭不要臉馬屁精,就說皇上咱們現在日子還可以,你看是不是稍微支點稅賦?也不要多,微臣看江南道淮南道河南道就很不錯嘛。

    長孫無忌等某些在這裏關係複雜的大臣臉都綠了,房喬倒還好,杜如晦這會兒剛剛恢複性上班,兒子剛剛跟張公謹的子侄搭上關係,故舊剛剛跟江南佬有了交情,你特麽姓侯的這麽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