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一章 冬天裏的一把火(1/3)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11764更新時間:2019-05-21 08:11:40

    正旦還差幾天,幽州又來了信,信上插了幾根雞毛,送信的是王萬歲。

    雞毛信自古以來就很重要,張德一看是雞毛信,頓時心中嘎登了一下,暗道千萬不要是什麽大亂子。

    然後展信happy,王孝通老爺子就差抬頭寫dear張,整張信紙充滿了各種興奮和激動。

    老頭兒明明在薊州平州搞土建,結果他跑到隔壁幽州探礦。探礦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關鍵問題是,王孝通這個老而成精的老頭子,居然找到了一片小型露天煤礦。

    但老張心裏很清楚,幽州那地界,就不是小型煤礦的事兒。一千五百年後的京城,其實就是個建在煤礦帶上麵的大都會。

    怪不得絕密,怪不得雞毛信,這也太特麽糾結了。

    你說你個七老八十的糟老頭不好好在薊州呆著,你跑什麽隔壁幽州啊!你姓王,所以你就是隔壁老王,專門挖牆腳?

    現如今京城的權貴們又不是傻逼,不是那麽好忽悠的。被人發現有露天煤礦,那感情好,全都跟脫了韁的野狗,不要命的往上竄啊。

    就現在大冬天的,長安的煤爐早賣的脫銷了。杜如晦杜天王,光今年冬天的進賬,別說脫銷,脫肛都願意!

    京城南山燒炭的,一斤木炭的價錢是半文錢,這是官價采購,內府強壓的價錢,當不得真。不過卻也是兩市商賈東城權貴們拿來壓價的講頭,隻是市場上的木炭價格,卻也要一斤一文多。

    然而木炭還不經用。一天沒個二十斤,真不叫小康之家。

    算個長久的賬,到底還是煤球劃算。而且坊裏之內,多有一間小院七八戶人家。若是有個三五個爐子,合著用夠夠的。

    平均每人一天兩個煤球,長安百幾十萬人,若真全部用起來。這得多少錢?光老張在西河套的那個礦,天天挖都來不及。

    再一個,人都是追求美好生活的。當你用了煤爐便當,誰特麽還願意燒木炭,更別說柴火了。

    而且保利營造還幫忙壘灶修爐,入冬以來,家中有個壁爐也好有個煤爐也罷,總計是不會凍著。比起那些凍的瑟瑟發抖還得下榻跺腳的。強了何止千裏萬裏。

    今年京城入冬以來,就沒聽說幾個凍死人的事情,如此事體,居然還就被厚顏無恥的張亮拿到大朝會上去吹捧李董,說這是聖君在朝啊明君在世啊賢君愛民啊。

    然後就是這個表那個賦,你誇李董牛逼,我誇李董厲害。誰也不落下,總之一個字:吹!

    不過也是歪打正著,張亮這老不要臉的在禦史大夫位置上發癲,可總算是讓李董琢磨了一件事情,為什麽武德年長安城還有許多黔首小民凍死,而到了今年,他就不凍死了呢?

    琢磨明白之後,太宗當然沒有批示說“科技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是覺得,張公謹這全家。雖然做人像畜生。但總體上來說,還是一心紅心向著朕,要賞,不賞不是明君。

    畢竟。以前到了冬天,還得給那些要死不死的老東西送溫暖。如今不需要作秀就能不死人,太特麽英明神武了。

    於是天可汗陛下自己起詔,給張叔叔的次子張大素,賞了個華亭縣男。本來皇帝陛下是想要給張德提高一下爵位,比如梁豐縣子什麽的。但一想到馬上就是元月,想到元月馬上又想到元宵,想到元宵就想到閨女被拐阿姊車震,李董整個人立刻都不好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