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八章 貝州(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6078更新時間:2019-05-21 08:11:49

    京中望風的人極多,自尚書左仆射房喬承旨采訪河北,伺機而動的人馬多不勝數。和江水這種土鱉,根本是兩回事。

    然而通過不懈努力,清河張氏當時的確有那麽一個舉手之勞。當然對清河張氏而言。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對張公謹來說,進身之階,不過是須臾之間。

    因此玄武門事變之後。已經是定遠郡公的張公謹,在貞觀元年的科舉中,幫忙清河張氏的一個小兄弟張文瓘,拿到了並州參軍一職。

    當時張公謹在左驍衛已經是說一不二,所以張文瓘雖然走的是明經科。可還是一步登天,拿到了別人羨慕不來的肥缺。

    當然這對清河張氏而言,一個參軍,不值得大喜,張公謹的回報,也並沒有讓清河張氏宣揚。

    一切就極為的風輕雲淡,仿佛根本沒發生過一樣。

    這就是一種理所當然。

    然而清河張氏何種理所當然,麵對清河崔氏,又是不值一哂,甚至其差距。比張公謹相對於清河張氏,還要龐大,還要驚人。

    崔氏當年一個“國史案”,牽連的天下豪門,就有太原王氏、範陽盧氏、河東柳氏,清河張氏,連被牽連的資格都沒有。

    可就算是四家當時滅門,北魏都沒了,拓跋氏也死了個幹幹淨淨,崔氏還是崔氏。屹立不倒,家族興盛。

    三百年前“關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蒼生望謝安”,仿佛隻是說這二人。其實不過是南北豪門壟斷智力資源的真實寫照罷了。

    曆盡南北朝,哪怕到大業年間烽火連天,這個局麵始終沒有改變過。

    楊廣大業終難成,但也到底開了個好頭。大爺三年的進士科,雖然收效甚微,但卻意義深遠。直到武德年孫伏伽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狀頭。

    然而讓李淵也頗為無奈的是,孫伏伽依然出自貝州,自幼更是在清河崔氏的私塾求學,其同窗皆是皆是崔氏精英。

    待孫伏伽成為正義使者在大理寺明察秋毫時候,他當年的同窗,依然在家鄉讀讀書寫寫詩,風輕雲淡,看潮起潮落。

    孫伏伽比他的舊時同窗成就深遠嗎?與小民而言,仿佛是這樣的。然而實際上,孫伏伽在大理寺中,能決一人善惡命運,能決百人生死結局。可他的同窗們,隻消一句口信,百裏之外一個農莊的所有農戶,可能就瞬間失去田地流離失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