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一章 很好(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962更新時間:2019-05-21 08:15:15

    貞觀八年的第一次國家公務員考試結束之後,大河工坊子弟學校也迎來了第一批結業生。

    這些結業生都有一個特點,他們的年紀都不算小,同時又完全沒有經受過四書五經的洗禮。當然了,就算他們想,很多人也不答應。

    相較於平民百姓的子弟,這些掛著同仁醫學堂學徒帽子的大河工坊子弟,他們可以輕鬆地獲得知識。數學、物理、波斯文、弗林文、冶金、土木……雖然全部都是基礎的不能再基礎的東西。

    但對於藏私的老師傅以及視教育權為禁臠的世家高門而言,不論是技還是藝,他們都可以不用付出馬周那樣的代價,輕鬆獲得。

    馬賓王人到中年,才從常家脫離,而且還有依附阿諛小人的嫌疑。若非張操之舉薦入幕東宮,隻怕還要推遲數年冒頭。

    大量的優質紙張用在了教學活動中,印刷談不上精美卻絕對合格的教科書,簡單易懂的教案課件……這些,足夠讓大河工坊子弟,能夠脫離文盲的範圍,甚至已經超過了他們的父輩祖輩那精妙的勞作技能。

    隋末亂世,要出草莽一英雄,平均一個英雄,就要死百萬人。百萬人才能從茫茫多的黔首中冒尖一個,何等的悲哀。但此刻,識文斷字隻是基本技能,能夠通宵番文,能夠掌握一項精妙技藝的大河工坊子弟,倘使扔在隋末,他們定然會自然而然,被周圍那些無知懵懂的群氓,推舉成了杜伏威二號,輔公佑三號,單雄信四號……

    教育的改變,對個人而言,大概就是“隻緣身在此山中”。而對於無頭黔首來說,這大概就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然後就是“敢叫日月換新天”。

    不溫不火的結業,有的人被李思摩要了過去,而更多的,則是被長安洛陽的豪門代表,拉去入夥。

    坊市之間的主事,行商的會計,遮蔽財貨的管家,通曉北胡西羌的翻譯,能辨東西南北的向導……

    一個在一千五百年後的小小技能,在這貞觀八年,都是難能可貴的精英人才。

    豪門的人,並不傻。

    “薛九郎,俺們呂家在長安也是有些產業的。西市萬家鋪麵,不說是三五七八間,有個二進二出的院子,也還算能入眼。九郎要是屈尊前來,俺們也不會虧待,城西永和坊內,總歸是有三瓦兩瓦能遮蔽一下風雨。”

    高瘦的漢子微微欠身,“那地界離著延平門還有個喝酒的腳程,九郎若是去了,牛馬拖拽的車兒,家中也是有的……”

    忠義社的消息傳得快,張德跟小夥伴們說大河工坊那邊第一批學員就要結業,小夥伴們立刻來了精神。各家不說如何上心,但絕對明白這裏頭的好處。

    都說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在這公元七世紀,最重要的照樣是人才。

    呂氏做的是西羌生意,多是發賣糧食,然後收購騾馬牛羊。前幾年跟著做皮子生意,也是小賺了一些。

    大唐立國二十年不到,天下新定,但貴族們的日子,已經逐漸從亂世之際的謹小慎微,逐漸得到了一種釋放。

    盡管長孫皇後帶頭節儉,然而這活躍的經濟,使得貴族們,不僅僅是日天操地這種新貴,哪怕是武德年的老舊貴族,也是在享受著為數不多的好日子。

    鹽吃青海鹽,糖吃凱旋糖。

    這不僅僅是貴族們的口頭禪,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精致的,符合聖人教化的態度。至於皇帝皇後的號召……去******。

    落拓的貴族用爵位帶來的人脈,去跟豪奢商人交結,然後把人脈和朋友圈,潤物細無聲地折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