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七章 惡鬼(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194更新時間:2019-05-21 08:16:31

    “啐。”

    將頭盔取下,程處弼啐了一口濃痰,腳邊是一具屍體。這是一個吐穀渾鮮卑貴族,看其穿著,應該還是敢戰武士,臨死之前,興許是想要衝陣賺個人墊背。可惜,他就這樣倒在了衝鋒的道路上。

    像隻刺蝟。

    噗!

    程處弼彎腰將一支箭拔了出來,箭矢上還串著一顆眼球,滴答滴答地滴著血。連自忖豪勇野性十足的漠北蠻子,此刻也是幾欲幹嘔。

    甩了甩箭矢,程處弼指了指手中的箭:“箭頭連缺口都沒有。”

    “好箭。”

    安菩讚了一聲,他是見識過這些箭矢製造廠的。就在河套,是大河工坊的一個子廠,專門為安北都護府臨時加造飛鳧箭。

    雖然朝廷規製有十數種箭矢,不拘是強弩手弩長弓牛角弓等等,但在老魔頭那裏,飛鳧箭是最好的。

    因為通用。

    “給他們都看看。”

    吩咐了一聲,安菩將那串著眼珠的飛鳧箭,遞給雜胡聯軍的首領傳閱。這些人雖然野性,但不蠢,尤其是像契骨人,除了精銳能有金屬箭頭之外,甚至還在打磨石頭和骨頭箭。

    西突厥的箭雖然也是鐵製,可十分容易豁口,有時用起來還不如骨質箭矢。

    金屬箭頭的優勢不是它如何如何的鋒利,而是容易加工。相較於箭頭,反而是箭杆難以控製質量。

    可眼下,那支串著眼珠的飛鳧箭,箭杆沒有太大磨損,重複利用是完全沒有問題。

    隻是發生爆箭的飛鳧箭數量還是相當大,隨處可見碎成渣滓的箭杆,讓蠻子們很是惋惜。這些飛鳧箭隻用兩種材料,一種是柳木,一種是白樺木。前者相對較輕,後者是實打實的重箭,箭頭還是加長版。

    “將軍,沒有活口。”

    安西裏過來回稟,但程處弼不為所動,“再搜,牆角聽一下聲音,若是沉悶無力,則是實心;若是篤篤空洞,必有藏匿。”

    聽到他的話,雜胡聯軍首領臉色又是一變。

    他們無比暗忖:斬盡殺絕的經驗……真豐富啊。

    聯軍休整了一番,人頭用石灰和鹽分批醃漬,時間不多,返回鄯善的時候,恐怕就要腐爛。爛完了的人頭,侯君集完全可以不認。

    誰叫他爹是程咬金呢。

    烈日終於開始西落,伴隨著夜幕降臨,晝夜的極大溫差,使得有些沒有經驗的草原小部族成員,紛紛凍的瑟瑟發抖。他們帶了口罩,卻沒帶披風。

    王孝通為了煉鋼,針對爐火提出了溫度的概念。張德告訴過程處弼,圖倫磧這片大沙漠的晝夜溫差會有四十度。程處弼或許不知道四十度是什麽概念,但他知道到了這地方得帶上圍巾和披風。

    大風會迅速地帶走體溫,血腥味隨著夜風吹向南麵的山地。那裏有雪峰,在蒲桃城就能看見。群山連綿不絕,向東一直走,穿過一片隔壁,就能抵達一片綠洲,那裏,就是敦煌。而這條山的盡頭,就是祁連山。

    山南的薩毗澤有象雄人活動,主要是為了冒險借道入西海,問唐人購買兵器和鹽。這幾年因為唐軍西進的緣故,原本要被吐蕃一統的羌塘諸部,形成了三方對峙的局麵。吐蕃依然一家獨大,但卻無法壓製勃律和象雄。

    因西突厥內亂,唐朝的影響力伴隨著金山以北絲路的重啟,以及瓜州商道的臨時開放,勃律和象雄都能繞道西域和唐人接觸。

    唐軍占據西海之後,青海馬場更是成了象雄人冒險的樂園,這裏不僅有鹽,還有肉幹、茶葉、麵粉、豬油、皮革、武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