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1/3)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13256更新時間:2019-05-21 08:17:00

    處理了一批公文,又把一些需要部門老大段綸蓋章簽發的文件發回長安,老張這才伸了個懶腰,做了一套廣播體操。

    “當官真尼瑪累。”

    所以說“做官什麽的最無聊了”這樣的祖訓不是沒有道理啊。

    李奉誡過來是處理一些事情,再有幾日,就要安排登萊那邊運一批貨去長安,然後再從長安出關,去西域以及大小勃律。

    這批貨很特殊,當初連皇帝都震驚過。隨著西域經略的成功,侍中王珪草擬了一個議案,是關於新增一個“總參西域諸國政事”的衙門。而且品秩不低,四品。

    至於是正四品還是從四品,還在考慮。

    同時,這個衙門是臨時衙門還是永久設立,要根據接下來十年的軍事勝利和國家財政來定。

    反正關於這個總參衙門,有不少人琢磨著想要混這個“大參”官帽子。目前有希望的,都是文官,勳貴多是要謀求都護府中的位子。

    這個總參衙門並沒有施政權,取的是總體參考的意思。也就是說,這是個風險小但是地位高的清貴不輕鬆衙門。很對許多文官的胃口,甚至連博陵崔氏都動了心。

    硬要說不動心,那都是扯淡,跟李董懟是一回事,但跟蠻夷懟算什麽回事?

    對世家們來說,蠻夷那是鐵哥們兒。

    什麽走私物資通風報信養賊自重……這些套路,都特麽是世家和蠻夷玩膩的。

    諸多邊境蠻族內附,往往人力資源都會堆砌在世家的地盤中,然後互相勾結,往往形成一個奇葩的惡性循環。

    而世家豪門眼中,並無“民族”的概念,更遑論“國家”,對他們來說,哪怕蠻夷入境統治中土,也隻是換個皇帝泥菩薩。最終“牧民”的事情,還是要落在他們身上。

    他們撿起來的是實惠,聽上去是很有“智慧”的一件事情。

    這也是為什麽崔慎崔季修,是那麽的格格不入,那麽的特立獨行,最終和老張狼狽為奸……

    但眼下的行情,唐朝的威力逐漸顯露出要和漢朝爭一爭曆史地位的程度,世家豪門也不是腦殘,自是要謀求生機。

    按照眼下的節奏來看,皇帝固然是帶不動全天下跟著他走,中原最精華的部分,還是牢牢地掌握在豪門世家手中。但是,科舉也好,新政也罷,以及林林總總的對外軍事勝利,都嚴重地打擊了世家豪門的地方威懾力。反而皇帝的朝廷逐漸更加的有威權,而且威權已經開始漂洋過海,形成了“天朝上國”的一代氣象。

    這是大勢,大勢擋不住,那就隻能因勢導利。

    崔弘道之流,就是投石問路。皇帝原先不是要弄個崔氏女做小老婆嗎?徐州六房正合適。可惜,夢幻泡影啊。

    如今的李世民自然不需要太過遷就巴結拉攏山東士族,內帑的豐富,讓他有了底氣去等去耗,他要做的,就是活的久一點。

    在決定新增西域總參衙門之後,皇帝聽從了中書令溫彥博的建議,命杜構運送一批巨鯨骸骨入京。

    當年巨鯤入京的震撼,還曆曆在目。中原皇帝尚且驚訝這世上竟然有這般大的魚,何況是西域沙海中的蠻夷?

    此事是溫彥博建議的不假,然而溫彥博上書是皇帝暗中指使的。真正出點子的人,是前往九成宮討要聖旨的李淳風。

    李淳風的建議是,那巨鯨的骨頭,拚一條巨龍遺骸出來!

    而且將來還不會隻有一條巨龍遺骸,會有很多條,但現在,針對絲路的入口,先來一條大龍壓壓驚。

    至於為什麽是巨龍遺骸?那是因為巨龍是被人殺死的,殺死它的人,乃是中原的人間帝王,智慧之人的完美聖君,具備神聖性的太昊天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