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二章 出口轉內銷(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446更新時間:2019-05-21 08:17:03

    要讓荊襄變湖廣,靠一貫的小農演變,是不太可能加速的。隻會是當一個地方開發之後,商品經濟得到發展,人口和工商業雙重增加,才會進一步轉移農業開發。

    這個秩序一般來說都是先開發中原,然後開發中原外圍,接著是吳越舊地,然後是巴楚之所,最後才是交州。倘使技術手段越來越厲害,那麽就會開發高緯度地區的土地,比如黑土帶,比如溫帶草原甚至沙漠。

    中原文明早熟,並且還能保證文明序列上的主體民族是唯一一個一脈相承的重要原因,正是這塊土地對農業社會來說,簡直是無可挑剔。這就使得中原被稱作上國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這土地上的人口,長期占據全世界的百分之四十甚至一半以上。

    所以張德這條工科狗哪怕把肉身扔到唐朝來,他會發現:啊,唐朝人原來跟老子也長一個德性啊。

    但換做他域之國,他們的祖先或是在這個時期滅亡,或是找不到祖先……

    不管是作為工科狗還是作為中國之民,張德天然要跟農業打個交道,並且不遺餘力地打交道。

    雖說間接地讓李皇帝這個貪婪的家夥沾了光。

    “張公,這些六詔陵稻產量太低,一畝地一石多一些,別說楚人,就是獠人也不想種。”

    賈飛賈君鵬的同父異母弟弟賈潛是堅決擁護“忠義社”社長的,並且願意鞍前馬後地幹活。不說別的,去年宰相王珪提的新增州縣農政博士議案,通過之後,賈潛就因張德照拂,薛大鼎離任之際,點了價錢為滄州農政博士。

    這個議案為什麽會是宰相提出來的呢?因為這個議案涉及到農業稅和農業活動。皇帝財大氣粗,朝廷更是氣粗財大,那麽肯定會針對衣冠巨室軟刀子硬刀子快刀子鈍刀子一起割肉。

    什麽是肉?就是土地,就是人,就是人在土地上的產出。

    王珪的議案,具體說來就是把州縣的農事活動權力和責任確立,除州縣主官外,其餘佐官將不會再涉及到具體的農業生產活動。

    講白了,朝廷雖然沒有設立農業部,但在每個州縣,都設立了農業局。

    從九品下的帽子,對賈氏族人來說,已經很可以了。原本的想法,也不過時流外一二三等。

    雖然點了賈潛做這個農政博士,但又因為滄州不是試點單位,所以賈潛盡管已經上手了具體農業規劃實務,卻還沒有正式上任。

    張德這次南下,正好缺人手,賈潛這才到了漢陽來。之前桑田規劃,水稻田溝渠挖掘規劃,梯田修建等工作,就是賈潛從旁輔佐。

    “這個陵稻,倒也不是看中它的產量。”

    對於賈氏,張德倒也不會吝嗇自己的知識,而是解釋道,“陵稻原本中原亦有種植,但中原田地肥厚,不需這等稻米,這才逐漸向南向西轉移。”

    手頭正好有一些沒有去殼的稻穀,搓了一把,露出了裏麵微黃的米粒,“五鳧之狀,堅而不骼,其種:陵稻、黑鵝、馬夫。這是管子記載的。”

    管仲牛逼的地方不是說他把齊國如何如何,而是任何一個人都知道,管仲當時去哪個國家,哪個國家都能如何如何……

    春秋那個時代,就對土壤進行分類,對山地平原各物種產出進行記錄,並且還能進一步優化農作物的種植,這就是為什麽管仲是政治家,而裴寂隻能是政客的原因。

    “獠人也不愛種,總之是難以推行。眼下新修梯田,多是生地,這等有類雜糧之物,隻怕是愈發不願種。”

    “陵稻的優勢在哪裏,想過沒有?”

    張德看著年輕的賈潛,他和他哥哥賈飛一樣,在農事方麵,很願意投入思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