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二章 雙贏之法(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160更新時間:2019-05-21 08:17:28

    “抬頭看吧!你的死兆星在閃耀啊!”

    抽出橫刀朝天一指,一群不願接受社……帝國主義改造的有活力社會團體,被沔州公安廳的特警戰士當場戳死。“八·一九”特大具有黑社會性質團夥火並案,就此畫上了句號。

    沔州長史張德臨危不懼指揮若定,將極其凶殘的犯罪分子,一一擒拿歸案!貞觀十年八月二十日,沔州二縣百姓紛紛拍手稱讚,表示長史張德,真乃“罪惡克星”!

    誰是有活力社會團體?平日裏不怎麽服帖政府,但大多數時候服帖的團體。當這些團體不接受改造的時候,那麽他們立刻就成為了凶殘的犯罪分子。

    比如本地熊姓和朱姓,他們一個在漢陽,一個在汊川。如果他們聽從長史張德的建議,耕地用水大家不要搶,那麽,他們可以繼續是有活力社會團體,也能參加沔州俱樂部的休沐活動。

    但是,他們居然從張德上位起就爭水,爭到拿老張的話當放屁。

    那麽正如老張橫刀朝天一指怒吼的那樣,“死兆星”在閃耀啊。

    破家的縣令,滅門的令尹。這些地方小土豪,終於明白什麽叫做一地主官之怒。隻用了一天時間,熊姓和朱姓直接除名,個別首腦當場擊斃,餘眾有“出謀獻策”者,上報給了中央,刑部批不批斬首示眾,也就這兩個月的事情。

    至於熊姓和朱姓的親朋好友,本來想要串聯,然而老張公開放了話,有活力社會團體讓他一個人不痛快,他讓有活力社會團體全家舉族不痛快!

    一時間,沔州政清人和官民和諧,地方土豪紛紛化身“鄉賢”,修路的修路,鋪橋的鋪橋,即不爭奪水源,也不打聽全國最大工地的消息。

    這讓人十分的滿意。

    “夠狠!”

    李德勝串門擼兩個蛋筒吃吃,一邊吃一邊催著張德,“沔州那些不知死活的豪強已經清除,眼下可以治沔州境內溳水大堤了吧?這光景修渠,當是無人能阻。”

    因為在工部水部司還當著個九品官,李德勝今年的業績隻要過得去,就能升一升,工部和別的部門不一樣,升官相對容易,隻要有工程。

    “說的仿佛是我有意為之……”

    老張嘬了一口涼茶,悠悠然道,“熊氏那不知死活的東西,以為那楚地大姓的頭銜來壓我,就能拿些營造工程獲利,簡直……愚不可及啊。”

    “嘿嘿,你偏說這等漂亮話。你當我不知麽?無非是那日吳王前來,這熊氏口出惡言,惹了你的心緒罷了。偏是拿這熊氏開刀才成麽?”

    “我有那般無聊?”

    懶得和他分辯,老張思索了一下李德勝的差事,“眼下修堤肯定是可以,不過以我之見,修堤不如修壩,你我正好各取所需。”

    工部水部司的工程,有編內有編外,但隻要完成,且有產出能利民,那麽這個業績是不會跑的。

    張德想的是再截個沼澤口,然後利用地勢差,讓地勢低的一側水排空,地勢高的一側則成為水庫或者汛期泄洪區。

    多了不敢說,這種類型的湖沼平原,最少能得水田三萬畝以上,理論上能多增加接近四百戶人口。如果把臨漳山周圍能夠利用的沼澤地全部搞定,估算一下,把現有的農田都算上,可以突破三十萬畝。

    就算不搞大工地,光農業人口,臨漳山地區就能養活兩萬人以上,單獨設一個縣出來完全不成問題。

    而這樣的地區,在荊襄比比皆是。

    但是事情不是說張德想到了,就能一路暢通。光現有耕地為了爭奪梯田區的灌溉水源,漢陽熊氏和汊川朱氏,已經打了幾代人。而張德來荊襄之前,就已經布局,新修梯田的規模相當大,其中不小的一部分,就是用來堵地頭蛇嘴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