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916更新時間:2019-05-21 08:17:30

    漢陽,臨漳山學堂,和漢陽學社那時不時的琅琅書聲不同,這裏總是顯得靜謐,隻有水鍾到點,才會有孩童的喧嘩。

    “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曹衝定理》,或者說是浮力定律,那麽,還有人記得浮力和什麽有關嗎?”

    負手而立的張德,看著年齡不一的學生,有的是從大河工坊帶來的,有的是長安城西大講堂帶來的,有的則是本宗子弟……

    學生數量,還不足以分班教學,學社之中,各分三等,隻是基礎知識,卻和年齡沒太大關係。七歲孩童學的浮力定律,和十七歲少年學的浮力定律,沒有任何區別,理解深度同樣沒有山高海深的差距。他們隻存在是否消化是否接受是否發散。

    “隻和排出液體體積和液體密度有關。”

    “和水的體積水的密度……”

    “密度和體積。”

    ……

    亂糟糟地回答,張德並沒有阻止,聽到了答案,有對的,有不對的,有大差不差的,這其中的區別,就是七歲和十七歲。

    “你們現在很疑惑,物質的密度,該怎麽確定呢?這是你們一直以來疑惑的。在長安時,有個叫尉遲環的,他時常追問我這個事情。然後有一天,他做了一個一尺長一尺寬一尺高的立方體土堆,然後把土堆的份量稱了一下,他得到了那堆土的密度。”

    張德看著一臉驚異的學童,“但是,又有一天,他拿另外一堆土重新測量,發現數據對不上。那麽,我的問題來了,為什麽?”

    停頓了一會兒,有人問道:“是不同的土有不同的密度嗎?還是說測密度的方式不對?”

    “測的方式是對的,如果物質密度不變,那麽我們日常所見,物質增加體積也增加,可見是有道理的。”

    “那麽就是物質是複雜的,就像先生說過的那樣,黃河水和長江水,密度就不同。我家大人去過青海,聽說那裏有些鹽池,人在其中,不遊自浮。”

    看到他們在那裏討論著,張德笑了笑:“尉遲環的方法並沒有錯,這也是最簡單最容易的方法,但這隻適合我們現行條件下能掌控的物質。密度,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單位體積內的質量。我之所以把密度留到現在來說,就是要給你們引入一個東西。”

    說著,張德拿出了一枚華潤商號專用尺,又拿出了華潤商號的公平秤,這是一個天平。

    “度量。”

    隨著水鍾響起,已經到了午休,除開吃飯,還有午休。不管是貞觀年還是武德年還是說往前上千年,“晝寢”都是相當懶惰的事情,會被時人抨擊。

    但是在臨漳山學堂,午休就是午睡,這是鼓勵但不強迫的事情。除了午睡這件事情,臨漳山還有一件反潮流的事情,那就是給學生提供午膳。

    通常情況下,這是貴族和官吏才有的生活水準。正常人家,隻有一個朝食,再加一個補食。土地產出還不足以支撐全社會一日三餐,且頓頓做菜。補食,也隻是把朝食吃剩下的,再拿來吃。

    “你堂堂沔州長史,竟然跑來教書?你有這資格嗎?”

    “你管我有沒有資格?”

    老張斜眼看著李德勝,這廝越發地黑了,來回在工地上跑,秋收之後,就要開始抓緊時間攔截沼澤,排淤這件事情,一個冬天應該也夠了。荊襄這裏,冬天要找到厚厚的冰,也是不容易。

    “對了,怎麽上個月的倭奴,沒有來漢陽?”

    “發往交州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