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三章 豬肉燉粉條(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032更新時間:2019-05-21 08:17:41

    秦漢以來的地方主官主政,光會玩弄權術,那是混不下去的,大部分時候,要麽被權力更大的弄死,要麽徹底抱住皇帝的大腿做“酷吏”。

    貞觀年沒有“酷吏”的生存環境,皇帝既不需要進一步“大清洗”來穩固地位,也不需要整治地方權臣或者軍閥來拱衛中央,對外戰爭的節節勝利,讓大唐帝國有限責任公司的業績有目共睹。

    優質企業的光榮,隻屬於董事長一個人,哪天董事長和員工們開始講情懷而不是講工資,那差不多應該是企業經營出了問題……

    “蠶豆用濕地,畝產能有四石。豌豆可以在養殖場附近種植,畝產能有五石,滄州貞觀八年平均畝產三石二,去年平均畝產已有三石六。”

    聽著龐缺的解說,李德勝微微點頭,然後道:“芋頭可以喂豬嗎?”

    “可以,但生芋艿不能喂豬,會引起腹瀉。最好是芋艿煮熟或者發酵,除芋艿外,莖葉發酵亦可喂豬。”

    芋頭產量相當的高,隻是出澱粉不如小麥豆類,但一百斤鮮芋頭,實驗室製備能過濾出二十斤芋頭粉。不過在河北,薄地芋頭畝產在兩千斤左右,平均一畝地能出芋頭粉三百斤,上下浮動二十五斤左右。

    這樣的產量,已經相當的不錯。

    賈思勰再三強調種芋頭,就是為了防止災年饑荒,一畝地就能保證全家不會餓死。曬幹後的芋頭,其澱粉含量已經超過了五成,接近六成,相當的抗餓。

    《齊民要術》……生不逢時。

    “明府,‘東風’船隊曾在流求得一芭蕉種,植株一畝一百二十,一株能出芭蕉四十斤。蘇州常州多有種植,喂豬成效不差。”

    “可是鬆江芭蕉?”

    “去年新出種豬‘鬆江一號’,肥膘肉厚,雜交‘滄州豬’‘登萊豬’,加上太湖土豬,出肉極高。隻是尋常散養,若無豆粕、土黴、苜蓿,成效不甚好。流求芭蕉個頭不大,不過甜味尚可,多粉多肉,短小卻精悍,‘鬆江一號’喜事,亦能長肉。”

    “你想在竟陵種植?”

    “能種的地方不多,不過‘鬆江一號’肥膘肉厚,製備臘肉或是熬油,都是不錯。”龐缺想法很簡單,不過這事兒卻不能直接就幹。

    隻能等一年,等別人看到養豬能賣上價錢,才能繼續引入新種。眼下荊襄這裏,也不是沒有前往滄州觀摩的大戶,對滄州豬相當的滿意。

    這年頭油水太低,民間榨油設備基本控製在大戶手中,農家小磨去弄點油,那真是虧的姥姥都不認識。動物油脂就是最好的油水,而且下飯,不愛吃的糙米,拌點熱豬油,隻要不是沒閹過的土豬豬油,那真是無上美味。

    張德還擔著工部水部司差事的時候,工地附近就已經蓋了豬圈,船運的飼料不但豬吃,人也照吃不誤。但頭一批出圈豬殺了之後,漢陽和江夏,就多了一種新的小吃,鹽拌豬油渣。

    為了延長保質期,那些門市小商,還咬牙從華潤號訂了大號玻璃瓶,玻璃蓋子內襯無花果果膠製作的密封圈,再墊一層絲綢,放在櫃上都不需叫賣,隻一疊賣個三文五文,食客們吃的開心又痛快。

    多有喜好臉麵的家戶,大人買了五文錢,吃飯時便點個幾顆給子女,吃完嘴也不需去擦拭,油光鋥亮,別家見了,也隻當是又吃了肉,羨慕之語令人愉悅。

    瘦肉率越高的豬,越是賣不出價錢,喜歡瘦肉的不是沒有,但那是長安洛陽那些不上不下的貴族。大貴族直接一個眼神,城外的耕牛就嚇的去自殺,然後以身事權貴,驚天地泣鬼神。然而小貴族們要是落魄,不說門路沒有,就說吃肉這一事,羊肉雞肉也不能日日頓頓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