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藝(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746更新時間:2019-05-21 08:17:50

    嘀——

    骨哨尖銳的嘯聲急促傳出,巨大的遊泳池一側,八個少年一躍而起,像一條條劃出弧線躍出江麵的江豚。

    噗!

    貞觀十一年的一場少年運動會,在沔州展開,這些參賽選手來自大河工坊、石城鋼鐵廠、長安城西大講堂、臨漳山學社及“忠義社”私塾。

    “謔!那少年好生了得。”

    從竟陵縣過來的老李坐在老張一側,一邊喝著千裏石塘以南室裏佛齊國所產的椰子。這是“民兵”船隊的斬獲,在護送高達國商船在交州建立補給點的時候,有一支野生海賊搶劫交州近海運糧船,斬殺船工四十餘人。

    於是“民兵”船隊一路追殺,終於在室裏佛齊國全殲這支海賊。

    根據船隊繪製的海圖,張德判斷“民兵”船隊可能是從南海跨過了海峽,繞過蘇門答臘島,到了島南海域。

    這是一場典型的千裏追殺,不過收獲並不差。“民兵”船隊發現在室裏佛齊國東南有大量的土邦,原始部落和奴隸製城邦並力,或五百人或三四千人,有類西域和日本。但比較唐朝一州之地,約莫有人口七八萬,和伊予島四國相仿。

    同時收獲了一些物資,其中就有椰子。

    “民兵”船隊很早就有意識地收集經濟作物,椰子以“胥耶”名義,進入到海南島的萬安縣,以及南海西海岸的交州、歡州、愛州。

    雖說漢朝時就有椰子,並且為時人稱作“越王頭”,但用途實在是乏善可陳。司馬相如一篇《上林賦》,提到了“胥耶”,可這玩意終究不入流。

    嶺南之物,唯荔枝和甘蔗算是為中原稱道的,就算是稻米,一年三熟卻口感糟糕,楚人吳人都不愛吃,何況“諸夏”。

    但椰子到了“民兵”船隊手中,開辟了歡州種植園、萬安種植園後,椰子油在貞觀九年,就開始小批量的生產。

    苦於當時存儲條件運輸條件不足,到去年,也就是貞觀十年在廣州興辦了一家嶺南琉璃工坊,這才解決了椰子油的存儲問題。

    瓷器太貴,陶器氣孔太多,反倒是有強烈意願想要弄點玻璃玩玩的馮氏,給華潤號大開方便之門。

    馮盎雖是唐臣,卻是實打實的有實無名“南越王”,當年的趙佗和馮盎比起來,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馮氏子弟之一的崖州都督馮世接,就是一手促成萬安縣設立的關鍵人物。種植園開辟需要多方支持,唐朝在此置縣建製,卻還沒有有效統治。馮世接為崖州都督,華潤號走了馮盎的關係,自然是讓他了解到接下來要做什麽。

    於是馮世接以崖州都督的名義,上奏朝廷,這才分部下人馬,在萬安縣設一軍,清掃了萬安縣的強勢土著,拉攏了當地的弱小部族。這才讓華潤號順利地開辟出萬安縣椰子種植園。

    一畝椰樹林,能初煉油三石半,這種初級油已經相當的不錯,高產的同時,其保質期相對較長,去年的椰子油,在陰暗處存放,絲毫沒有變質。

    唯一製約它鋪貨大中城市的,僅僅是長途運輸的保存問題。

    “滋……”

    嘬了一口椰子汁,老李看著遊泳池中的少年,感慨道,“競遊少年何其多也。”

    “你要感慨,不若脫了衣服,跑去漢水遊野泳。”

    老張笑的猥瑣,讓老李頓時嗆了一下,遊野泳這種事,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但被幾千人圍觀,那就很有問題了。

    老李就是這麽一個遊野泳遊出問題來的,“名士”風采,越發地為荊襄大地的少婦們所評點。

    冠亞季殿各分名次,雖然沒有金質獎章,但銅鑄的獎牌上,各鑲著區分名次的玉石。顏色不同,一目了然。

    作為一州長官,加上又是山長,老張親自給他們戴上獎牌,又請了極擅素描的大工,將冠軍畫了下來,再經過石版印刷,印上一些,刮在專門的教室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