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六章 雛形(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336更新時間:2019-05-21 08:17:59

    漢陽城西,新建的織布廠和江南的織機工坊有些不同。這些織布廠順著漢水或者漢水的支流修建,大量的水車一排排地沒入水中。織布廠用圍牆圍了一圈,低矮的圍牆成年男子隻要用力跳起來,就能看到裏麵的情況。

    “看到沒,看到沒?”

    “啊呀,恁多女子,恁多女子!”

    “這些織女是從甚麽地方來的?”

    “安州、隋州,還有複州的。”

    “聽說工錢不低。”

    “怎地?男織工可進入了這裏。”

    年輕的後生在那裏閑聊,而不遠處,看著圖紙的施工人員正在根據圖紙畫線開溝,生活汙水下水道是必須有的,漢陽城這兩年最大的特點就是頒布了衛生管理條例。

    雖然巢元方很早就有了這個想法,可惜,醫者自己沒什麽說服力,更無行政上的決策能力,遑論組織或者執行。

    但漢陽這裏卻是不同,不管是多麽巨大的工地,人畜糞肥都需要集中。街道上不允許隨地大小便,便是再無知的獠人,去過一次漢陽城,也會寧肯拉身上也絕不解開繩索就在角落裏方便。

    吳王李恪以為張德這是有教化之功,但老張隻想告訴他,隻要學會了罰款,並且罰款的收益有一部分是歸執法單位,那麽一切都很簡單。

    同時張德幕僚又設立了申訴渠道,外包工作成果斐然。

    “真是沒想到,原本缺那麽多織女,竟然一下招滿了。”

    老張笑的勉強,自己放出來的怪獸,在洛陽沒有敢對李皇帝呲牙咧嘴,賺頭在地方上,卻瞬殺了中小世家。縱然是這些世家和高門大戶有聯姻,可麵對“忠義社”的大棒和甜棗,或是畏懼或是貪婪,一切都成了吳王李恪忠於君父的“頭冠”。

    同時,吳王李恪也不會覺得那十萬貫會燙手。

    權萬紀跟李恪分析過,皇帝搞的這一套“世襲封建”,早晚還得自己吃回去,所以,不趁著還能頂著安州大都督的頭銜爽一把,更待何時?

    等到李皇帝怎麽拉出來的怎麽坐回去,李恪想要再撈,根本沒機會。

    十八歲的李恪自認廢柴不假,可不代表是個蠢貨。他乃皇族親王,死幾個中小世家,隻要地方秩序穩定,皇帝隻會嘉獎他。

    穩定壓倒一切,既然弄死安州宋氏之流是為了穩定,那麽一切都是冠冕堂皇並且可以說得通的。

    “這麽多織女,安州、隋州那邊怎麽說?戶籍丁口流動,可不是小事。”

    “大唐的丁口統計,本來就是一筆糊塗賬。黑戶隱戶太多,複州隱戶逃戶接近二十萬,你又能如何計算?這幾萬織女,到時候不過又一筆爛賬。朝廷眼下,統計丁口,多半還是隨意估算。”

    像華潤係這種統計夭折率、人口增長率、男女比例等等數據的行為,才是這個唐朝極為不正常的事情。

    便是魏征這個大唐第一噴子,對統計戶口也不怎麽鼓勵,隻要朝廷能抽稅,能保證運作,老百姓過得下去沒造反,大差不差就行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