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五章 後續(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156更新時間:2019-05-21 08:18:17

    徐州“土團”的編製留了下來,滿員五百,不過賬麵上是超編三百人團,多出來的兩百人,其實是“土團”的腳力役夫。

    但都混到“土團”的份上了,是啥編製都不重要,反正不是正規軍。見了尋常的府兵,也是得叫一聲“太尉”,絕不敢稱呼什麽“袍澤”“戰友”。

    別人不覺得這“土團”有什麽用場,那是別人沒有像崔弘道那樣,有這般高的出身。清河崔氏好不容易出個叛徒,還敢用被五姓七望滲透成篩子的地方府兵?不管別人怎麽想,反正崔弘道是絕對不會離開“土團”的。

    “虹縣今年的桑已經運了出去,走的淮水,路過白水塘,都發賣給了淮陰人。”崔氏徐州房的人如今也來了精神,媽的反正跟武城本家翻了臉,沒什麽好說的,直接掀桌吧。

    原本還要把持什麽高門體麵,偶爾還要在土鱉們麵前裝個貴族範的逼。但現在裝逼不能當飯吃,很有可能還要送命,那還有什麽好說的。

    虹縣已經出了徐州,不過卻和徐州交界。泗州徐州本來就是一體,鄉音也是大致相同,這年頭還不像一千多年後糧食高產,相反非常貧瘠。從徐泗交界處開始,一路向東到漣水縣,畝產直接降到一石以下。

    貞觀十二年的漣水縣,想要獲得畝產一石的收成,相當困難。黃河改道固然弄出來了洪澤湖,但也實實在在地讓淮水下遊得到了改善。如今黃河沒改道,洪澤湖也隻有一千多年後的四分之一,在淮水以南,名叫“白水塘”。

    真正富庶的,也就是淮陰楚州盱眙,但……它們是淮南道的。

    一個地區一定會有一個經濟核心,而泗州徐州的核心,就是彭城,就是南運河畔的通橋渡。

    當泗州缺糧的時候,通橋渡就要承擔徐州救濟糧一半以上的運量。

    而隨著徐州進一步開發棉麻絲等新產,泗州臨河的縣城,都是在求變。其中就包括運河旁邊的虹縣,以及將來以小龍蝦聞名的盱眙縣河對岸臨淮縣,還有土地貧瘠不得不思變的淮水下遊漣水縣。

    徐州的物產要出去,陸路運輸效率相當的低,軌道沒有疏通之前,徐州隻能關起門來自己玩。

    但因為華潤號,以及改頭換麵的徐州地頭蟒崔弘道,本地的坐地戶,有著比中原腹心土豪們更強烈的進取心。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濱海人窮地弱,就算是萬畝田產,一年能產幾個錢?怕是攢個玻璃杯都要心疼三年。

    土地糧食產出本來就貧弱,每年本來就需要糧食救濟,這就導致泗州坐地戶們,不管是官僚還是商戶還是地主還是貧民,都琢磨著直接賺到開元通寶,然後買糧食算逑。

    而鬱洲這個海上沙州,琅琊王氏在東海縣的幾年經營,伴隨著走私貿易的瘋狂抬頭。那些不需要繳稅的海外糧食,可以堂而皇之地在鬱洲換個馬甲,就成了徐州糧,然後在漣水縣發賣。

    最重要的一點,價格相當相當的低廉。

    在確定生存危機不複存在,或者說生存危機已經不再那麽緊迫,一如海州人用三年時間開始玩走私一樣,泗州人拚了命要把徐州的東西,倒賣出去。連一河之隔的鹽池,也不能動搖他們半點心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