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064更新時間:2019-05-21 08:18:32

    朱雀街的積雪和往年一樣厚實,但是和往年不同的是,如今的長安城,有專門的一百零八坊“環衛部門”,隸屬執金吾衙門,環衛工人因為時常在衙門的斜對過魏征府受熏陶,於是相當的一絲不苟……

    貞觀十四年的長安城環衛工人,帶了一點點“城管”的屬性。

    “這些雪鬆竟然活了。”

    二十四歲的李承乾在馬車中,抱著一隻暖爐,隔著車窗玻璃,看著朱雀街兩邊種植的綠化樹,有些訝異。

    這些“歪門邪道”興起,也不過二三年,除了雪鬆,也種華山鬆、油鬆、青楊、銀杏,但尤以雪鬆為最,主要是皇帝喜歡。城外多是種水杉,因為樹幹長大,用來打製家具是次了些,可用來做水車、龍骨、器物耗件、車馬配件,那是綽綽有餘。

    “可有甚麽話,需要老夫幫你帶的?”

    長孫無忌靠著車廂,眉頭也不挑一下,看到兩邊街道上民戶有條不紊地生爐子點火,也不甚感興趣。

    “問個好就是,與大郎相交,單憑心思即可。”

    李承乾坦然了許多,也不再去思量皇帝老子到底是不是要廢了他。這幾年下來,他不敢也不曾對外人說過,其實他對“皇室”的心思淡了許多,更別提“皇位”。隻是,馬賓王告訴他“身不由己”,這才任由東宮兩班推著走,至於能走到什麽程度,他其實已經早已不在意。

    他本該在意的,可萬萬沒想到,見慣一件件事物在天地間產生極大的變化,這便一發不可收拾。

    “要是能做一回江南道黜置大使就好了。”

    這話,他沒有說出口,尤其是在這個舅舅麵前。

    於李承乾這個暖男而言,八牛犁曲轅犁的極大成功,頗有一種“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大徹大悟,這是他皇帝老子稱讚他如何“老成持重”“謀國之言”都不能獲得的喜悅。

    相較於“得位”,他更希望“得道”。

    看著太子外甥心不在焉的樣子,長孫無忌並沒有生氣,反而難得地開口道:“京中若有疑慮,諸事可問馬周,如若不決……且去魏征府邸拜訪就是。”

    “嗯?”

    李承乾一愣,但馬車已經離開了城門。

    這一次外出公幹,長孫無忌難得地沒有老板送行,不過他眼下日子不算好過,這一次的“公幹”,也有“懲戒”的意思在。

    隻是出於“廢物”利用的想法,讓長孫無忌順便考察一下沔州諸事,看看是不是和江夏王李道宗說的那樣,可以把沔州的施政方式,移植到鄂州去。

    灞水乘船至藍田,然後陸路到藍田關,隨後轉丹水南下,便是一路坐船到襄陽。宰輔的儀仗,如何也不會寒酸,更何況,此次出行,好歹也是由儲君送行。

    漢水入冬也不會冰封,即便是有冰封,也是少數年景。今年的漢水支流多是一層半寸一寸的冰殼子,比不得北地三尺厚冰。

    “這襄陽城,倒是有些舊年氣象。”

    眼前的城市,才是長孫無忌印象中的城市。前隋如此,武德年如此,城內城外涇渭分明,販夫走卒佝僂猥瑣,達官貴人趾高氣昂。目中工坊汙水橫流雜物遍地,田間壟溝不整,界限卻是極為分明……

    倘使前幾年,他還是愛極了這等與世無爭的景象。隻如今們,便想著這工坊著實的憊怠,需好生調教;田畝無甚規劃,偏是百十來畝地收了一戶人家,萬畝田地豈不是造了五百口人?萬畝地,有二三十人伺候,便是大大的浪費。

    他又想著,將這多出來的四百多人,分個一半去工坊,那一定是有利可圖的,當年回本。剩下的老弱病殘,養著也就是養著,興許還能出幾個神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