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一章 大開發(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836更新時間:2019-05-21 08:18:44

    開發多湖地區的難處是很多的,但是,回報同樣會很豐厚。

    提舉沔鄂之後,張德拜會過了江夏王李道宗,算是知會一聲,李道宗親自出門迎接之後,江漢地區就無人敢再試探老張的手段狠不狠。

    因為就算老張不狠,李道宗也會狠。

    “觀察,壺頭澤的水經已經查閱過了。上月下走實地查驗了一番,變化倒是不大。水澤均深一丈不到,若是疏浚魯湖至壺頭澤的那條魚兒溝,能在湖西開三十萬畝地。隻是,江堤也需加固。”

    水利文書作為隨員幕僚,時常要在外跑,老張所用之人,也多是江陰族人,有些更是幼年就一起長大,但直到張德二次離京,才被叫來任用。

    論起輩分,幕僚中但凡是張氏子弟,拋開宗長不說,都要稱呼張德一聲叔父或者伯父。

    “乾哥在壺頭澤,可估算出有多少聚落?”

    張乾摸出一張草圖,上麵畫著圓圈和圓點。圓圈是聚落,圓點是村裏。

    “二三百個總是有的,多的五六十戶,在湖北湖西。少的兩三戶還有獨門獨戶的,多在魚兒溝討生活。往西就是鯰瀆鎮,有船上人家,不過也有蠻子在鎮南。”

    “鯰瀆鎮……”

    老張琢磨了一下,才發現這個臨江市鎮,應該就是以後的嘉魚縣。那麽壺頭澤,就是以後的斧頭湖,魚兒溝就是金水河?

    “幾百裏江堤,哪有那麽好修。且先放著。”

    這一片地區在此時屬於人口稀少區,而臨江的人口稀少區,就意味著洪水過來可以不用理會。

    汛期真正要保的,還是江夏漢陽。

    “江夏多湖,築壩修庫是一定的。你們先去考察,這一二年,要把江夏的田地,向南開發。江夏王要往南修路,這些湖泊沼澤,總是要治好的。”

    “觀察,浮橋什麽時候開始建?”

    “先去江心洲看看。”

    貞觀十四年的江心洲不大,江心洲也就是後來的天興洲。這樣的沙洲,長江中下遊非常的多,每逢夏秋,多是蘆葦密植,遠遠看去,仿佛草原風貌。隻是唯有湊近了,才知道這等地方,一腳下去,便是沒了半個人的爛泥塘,早上天光亮時,蘆葦的葉子杆子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螃蜞,大大小小宛若蝗蟲。

    有個沙洲的好處,就是能節省物力,還能方便浮橋開閉通航。

    再一個,沙洲接受江水衝刷的一頭,可以加固修堤,待穩定下來,沙洲也是可以開發的,不管是種豆還是養鵝鴨,成本極低,基本不用特意去管。

    就好比蘇州對岸的胡逗洲,其實就是一片多種蠶豆的沙洲,等到泥沙繼續淤積,胡逗洲和內陸連成一片,就成了後世的南通市。

    這些沙洲土地肥沃,但耕織不易,種瓜豆搞養殖,倒是相當的劃算。

    荊襄潛力雖大,但就是開發難度相當的高。但是隨著先進工具的使用,老張不敢說把這片地區變成現代化大工業時代的兩湖,但是,農林水產發展規模,把後麵幾百年的緩慢開發壓縮在幾十年內,還是沒有問題的。

    在相當粗放的水利設施條件下,也能產生“湖廣熟,天下足”,可見其農業潛力。至於工商業的潛力,哪怕是在大工業時代,連一般開發都沒有。大量的礦藏資源受困於複雜的交通條件,始終隻能在沿江敲敲打打,在沒有國家級的大政策背景下,想要依靠地方自身來發展開發,這恰好又和傳統農業需要幾百年緩慢發展才能成熟,是一個性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