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二章 早已注定(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532更新時間:2019-05-21 08:19:42

    以左右屯營為根基,擴充為“萬騎”之後,貞觀皇帝中旨新設“北衙禁軍”,乃是舊製“羽林軍”。

    整個編製都相當的特殊,和十二衛以及外地府兵不同,“羽林軍”是有正經軍餉的,有皇銀內帑支付。但實際開支上,打了個馬虎眼,用的是厘金衙門上繳的厘金。也就是說,皇帝是拿運河以及洛水地區的“商稅”,養了自己的私軍。

    不過這年頭,別說“房謀杜斷”了,長孫無忌這個大舅哥,在李皇帝麵前,也不過是個橡皮圖章,就忙著點頭,啥也不會幹。

    至於十二衛也好十六衛也罷,由得外朝折騰,這是兵部民部的差事,是典型的“國家軍隊”。

    因十二衛從一開始就帶有守備中央的任務,所以還是給了個“南衙禁軍”的待遇,編製上來說,肯定是中央軍待遇,然而正經的軍餉,半個銅子都不給。

    想要啊,求朕啊。

    李董就是這麽的任性……

    這十幾年以來,經過幾次扳手腕,洛陽又被洗版三次,總算讓整個洛陽城,再也沒有根深蒂固的坐地戶來裝逼。

    當李董通過京洛板軌抵達洛陽的時候,他就是最大,他就是唯一。不拘是儒釋道還是西方景教還是甚麽教,統統都要拜服。

    五姓七望前麵幾百年在洛陽的深耕,隨著一波帶走,再也沒有卷土重來的機會。

    更要命的是,李董此刻是開了無敵的“天神下凡”,簡直和bug一樣,讓所有的對手隻能認慫。

    “這造紙監怎麽還專門辟了個衙署出來?”

    吏部、禮部的人都在糾結,“造紙監”是個什麽差事,有什麽章程,去問杜如晦,杜總統也不知道啊。

    這事兒就特麽是皇帝一個人折騰的。

    然後沒過多久,官方欽定的《洛陽日報》,就成立了。由“造紙監”管理,上來就是對一幫“亂黨”狂噴,當然著也沒什麽,正常,見得多了。

    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跑去《洛陽日報》檢校“報紙令”的那位,在貞觀十六年的五月,狠狠地給他老家幹了一炮。

    他老家是博陵崔氏,“報紙令”姓崔,名慎,字季修。年初的時候,他把自己的親爹崔綜和兒子崔曄送到了武漢,托付給了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張德張先生。

    “崔長安何必如此,季修兄與我非尋常友朋。德承蒙托付,必不負季修兄。”

    老張恭恭敬敬地將崔綜迎到了漢陽的住處,馬車上,三歲的小男孩瞪大了眼珠子,看著張德:“那個猴子的能給我麽?”

    玩耍的麵具,在住處掛了不少,多是張滄不玩了的,張沔和張滄不同,不愛玩這個。

    “你耶耶給你取了字?”

    “猴子!”

    崔曄興奮地晃了晃手中的麵具,三歲的孩子,大抵上都是如此。

    張德不以為意,對崔綜道:“此處乃是德舊年宅邸,也是久不住了。平日裏多是讓人打理一番,且先讓人再打掃一番,再入住吧。”

    “張梁豐有心了。”

    和崔慎不同,崔綜是畏懼張德的。崔慎唯一的念頭就是弄死博陵崔氏,為此,他什麽都肯幹。

    後來進化到姓崔的都該死,那隻能說:緣,妙不可言。

    崔慎這次把老子兒子都送過來,可見在洛陽的形式,對他是大不利的。原先崔慎往來西域、隴右、關中,總理不少事情,但此時李皇帝和張德,突然有了一個一致性的目標,崔慎也不介意用“博陵崔氏”的名頭,加上“原胡蘇縣令”的資曆,來給人做一回刀筆吏。

    “季修兄這次玩的有點大啊。”

    年中作為江漢觀察使,張德是要去覲見一趟的,但眼下首都從長安變成了洛陽,很多事情都有極大的變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