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418更新時間:2019-05-21 08:20:59

    除夕放的煙花是很吸引人的,至少有著敏感商業嗅覺的牲口們,都琢磨著能從觀察使那裏弄來煙花裝逼。至於煙花到底怎麽弄出來的,他們當然也想知道,不過很顯然觀察使大人不會給這個機會。

    “阿郎,再放一回花火可好?正月十五是個好日子啊。”

    “求你了嘛阿郎……”

    “正月熱鬧,就該放些煙花與民同樂啊。”

    與民同樂?好日子?好你媽個頭啊!老子還要修路!

    沒有理會一幫隻會追求“美好事物”的白癡女人們的任性要求,老張在正月裏,就要坐鎮武漢南部地區,修通到蒲圻縣的新式官道。

    這條路一直在用,但原先隻能滿足兩輛馬車並行,且因為舊有官道相當矬,用馬車還不如直接就是用馬,甚至是獨輪車。

    但這是進入嶽州,尤其是連接洞庭湖地區的重要道路,不修是不行的。陸陸續續弄了兩年多,蒲圻縣也是乖順如狗,武漢說怎麽弄它就怎麽弄,倒也順順當當,和嶽州接壤接通。

    修到嶽州去,老張自然也是有這個意願,可惜,他不敢。

    環洞庭湖也是產糧區,因為當年張德提出的“圍圩造田”計劃,長江一線,不管是洞庭湖還是鄱陽湖還是太湖,都新增了大量的稻田。糧食增產的效果極為明顯,在投入大量徭役之後的兩到三年,基本進行“圍圩造田”的地方,都完全回本。

    嶽州楊思禮想法也簡單,“看在老夫親爹楊恭仁的麵子上”,賢侄,給個麵子唄。

    快而立之年的老張當然不會覺得你姓楊我就得給麵子,但嶽州這地界,作為糧食基地是相當不錯的。隨著武漢城市人口,更確切點說,是非農業人口的急劇攀升,且不說這些非農業人口到底算不算人口亦或隻是牲口,但作為傳統的中國政府官僚一份子,管一畝三分地上每一張嘴的吃飯問題,這是非常嚴肅的事情。

    不得不嚴肅起來的老張,不可能真的就讓武漢的大部分土地全去種地,廣種薄收的情況,以及局部耕地爆發式增產,並不能在一個轄區內完全滿足生產活動循環。

    所以,正如工坊的牲口們盯上永興煤鐵,同樣也盯上了“予觀夫巴陵勝狀”的那個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

    工場主住提出了要科學發展,不要走“先汙染後治理”的道路,要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要還給洞庭湖地區人民一片藍藍天的綠綠的水。

    種地去吧。

    於是伴隨著武漢地區工商貿的進一步擴張,城市市民階層的財富差距,已經不是十倍可以比擬。這就導致了一個非常嚴重的情況,嶽州女子大量嫁入武漢。

    甚至還時而發生環洞庭湖不僅有綠綠的水,還有綠綠的帽子……

    隔壁老王變成隔壁武漢佬必須死,隻用了三年時間。

    樸素的認知是相當簡單粗暴的,於是貞觀十六年的嶽州人民群眾,也清晰地明白了所謂“無工不富”的道理。

    可是修路修碼頭很貴啊,而且能夠修路修碼頭的優質工程隊,都在武漢啊。價錢不菲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