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八章 前程出路(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458更新時間:2019-05-21 08:21:05

    在張德專門寫了一封信給侯文定的時候,洛陽警察衛在南城外的訓練駐地,二期“衛士長”正在接受秦瓊的考核。和侯文定這種本就是高手高手高高手的變態不同,二期生屬於精英,但還沒有強到離譜。

    “二郎。”洛水桃花已開,馬上就要離京返回漠北的尉遲恭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既擇此路,老夫也不強求了。往後你倒也可以秦叔寶門下自居,不失體麵。”

    虎須倒張的尉遲寶琪緊了緊身上的甲袍,他年歲見長,但在軍方廝混,始終不能暢快。誰叫他老子是安北大都護呢?老魔頭現在是“第二任”安北大都護,之前皇帝不是沒想過遴選一些軍中驍將,但最後都是作罷。

    實在是漠北苦寒,能忍住這種條件的老油條雖多,可像朔州人這般忠心的,就是要瞪大眼睛。

    更何況,安北都護府還要承擔控製草原人口的任務,倒不是說耍什麽心機,玩“減丁政策”。而是劃分草場之後,針對金山以北及大洛泊以東,各片區都有作戰任務。然後根據功勞,再遷入遼東和鴨綠水一帶。

    因為控製了無限製的遊牧,基本上唐朝控製的牧民,還是登記造冊的。也就是說,這些人的戶口,是跟著安北都護府走的。遷出為優,遷入為劣。各部進入草場水源地,凡黑戶都要經過一次洗牌,重新編製。

    而這個過程的重要保障,就是遷出的人口,的的確確要讓他們感覺到環境是在改良,而不是惡劣。那麽,這就需要工作。

    除貴族之外的普通牧民牧奴,其私有財產是很少的,想要積累財富,貞觀之前的曆朝曆代都是靠搶劫。多養牛羊勤勞致富,這在草原隻存在於神話之中,根本不存在的。

    大唐幹掉突厥的最大好處,就是賦予貴族以下普通牧民牧奴一個勤勞致富改變人生的機會。

    而事實上也是如此,石城鋼鐵廠附近的礦工、力工、苦工,早先的確都是戰爭俘虜或者收買的奴隸,但隨著時光變遷,那些脫籍的突厥奴契丹奴,雖然還比不上州縣市民階層的生活條件,可相較於大多數下縣的平民,肯定是勝出太多。

    沒有專業技能,隻有一身力氣的安北都護府治下在籍牧民,在遼東的起步條件,是遠遠優於這些花費數年時間脫籍的“同族”。他們能夠在安北都護府的“關照”下,優先拿到石城鋼鐵廠及各物料轉運倉、碼頭的工作。

    這是尉遲恭給這些曾經隻是羅圈腿牧民的重要承諾,而事實上,能夠下這種承諾,尉遲恭要承擔的風險並不小。部門之間的磨合、通氣,不同地區的配合,都需要一定的人脈及威望。

    種種條件下,類似侯君集這種跟張公謹幾乎算仇人的軍中宿將,根本不適合在安北都護府上來調和人口遷入遷出。

    不但要有軍事頭腦,更要有地區威望,還要有跨部門的人際關係,更要具備和遼東新興產業集團溝通的實力。

    原本接替尉遲恭的最好人選,其實應該是張公謹。當時尉遲恭也是這樣想的,並且還打算把兒子送到張公謹麾下調教,混個將軍之類,絕對不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