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九章 擴產(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524更新時間:2019-05-21 08:21:51

    武漢的東廠衙門今年又掛牌了一項“專利”,自從能夠保證穩定產出鋼錠,技術擴散雖說要保證,但鋼鐵廠根本不是普通人可以玩得轉玩得起。整個武漢地區,基本沒有人可以和張德抗衡,哪怕把範圍再擴大,整個長江流域,都沒有對手。

    但這個穩定生產鋼錠的技術,還是要在東廠掛牌,因為正旦大朝會之後,唐朝對鋼材的需求量將會暴漲。

    關隴老世族不管是出於巴結求饒也好,還是說自謀出路也罷,這光景如何都要湊錢湊人手,在荊楚搏一個局麵出來。

    武漢是不成了,可不在武漢,在江陵總歸行的吧。

    盡管看“地上魔都”武漢不順眼,可從中央到地方,大多都在學習“一個中心,多點開花”。

    資源有限,那就集中力量辦大事。

    長安之於關係,洛陽之於中原,猶如武漢之於荊楚。

    當然情況是有所不同的,洛陽作為京城,老舊勢力盤亙,環繞京城出現經濟真空,出現杳無人煙的情況,實在是再正常不過。

    然而武漢卻不同,作為手工業、造船業、冶金業、航運業等諸多工商業發達的代表性地區,因為追求利潤,天然地要在如何創造利潤上開動腦筋甚至群策群力。

    這就使得武漢“不得不”去修路造橋、開溝挖渠、修堤築壩、開山填湖……

    同樣是向周圍急速吸收人力物力財力,和洛陽周圍一圈全是“窮鬼”不同,武漢周圍哪怕是玩“配套產業”,同樣能夠活的很滋潤。

    比如蒲圻、武昌、永興,再遠一點的,比如巴陵。

    更遠一點的,作為“泄洪區”的公安縣,每年總有那麽幾個月要淚眼婆娑,但是拖家帶口跑去武漢打工,一年的收支往往還能有結餘。

    整個武漢對勞力的“饑渴”,就是個無底洞,但和洛陽不同,武漢頭頂並沒有老大貴族肆虐,縱然是有驕橫之輩,遇到李道宗、張德、曹憲之流猶如以卵擊石且不多說。哪怕僅僅是“苦聊生”這個女流之輩的家族,同樣不是尋常貴族可以抗衡的。

    而對李道宗來說,維持現有的局麵,是他的本能。

    為了這個局麵,他連自己兒子都過繼給兄弟了,別的還算得了什麽?

    “招工,招工了啊!俺們蒲圻現在去江夏,路好走的很,不管是騎馬坐車,還是乘船走路,暢通,絕對暢通。所以在蒲圻有活路做,不怕去不了武漢開銷,有的是日子,有的是誒……”

    “這招工的告示,寫的啥子?”

    “還能寫啥子?工錢噻。不過有一個說一個,俺們蒲圻是個小地方,開餉可比不得江夏喲。”

    “噫,這還用你說哦。老子不曉得噻,江夏住個棚棚都不得行,一個月莫得二百文,住個卵喲。”

    “哎呀,這位大哥,好說,好說嘛。蒲圻工錢低那麽一丁點兒,可俺們這旮旮,包吃包住,包吃包住噻……”

    說著,出來招工的中年漢子,現用手指比劃了一個小小的距離,然後又衝四周看告示的人群拱手:“現在行市還算不錯,兄弟我呢,也是出來混口飯吃。都是鄉裏鄉親,不消說,溫飽肯定是有哩。逢年過節,封個紅包包,塞金元銀幣給不到,開元通寶還是有哩。”

    “說了恁麽多,你這場子,是蓋在哪裏喲。是路邊邊,還是河坎坎?”

    “小本生意,哪裏敢在河邊走。路邊哩,路邊哩,就在大路邊上,好走,好走的很。邊上還有個殺豬的水氹氹,操刀的哥子是我兄弟,都是本地豬,保管不騷不腥,都是好豬肉,江夏的酒樓食肆,也是收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