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一章 後路(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812更新時間:2019-05-21 08:22:27

    嚴格地說,洱海地區並非隻有六詔,大小自號“詔”者四五十,隻是最強有六部,故稱六詔。而再細分一些,以六詔地區隔一座山頭就語言不通風俗相異來看,有“國”三百那都是往少裏說。

    不過六詔地區跟中央帝國攀扯關係,還是能攀附一下的,比如諸“詔”以哀牢後裔自居者就很多,還有人自稱“邪龍苗裔”,這個“邪龍”,是特指漢朝邪龍縣,南陳覆滅之後,才徹底消亡。

    所以,六詔諸地,其“漢化”的程度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地方勢力以“胡化”的形式來隔離中原,以達到“軍閥割據”的既定事實。

    對李董來說,這破地方的收益幾乎等於沒有,毫無直接統治管理的欲望。畢竟說到底,哪怕是劍南,都談不上是大唐帝國有限責任公司的“前線”。六詔地區的管理,回報率之低,問諸葛亮就知道了。

    天才如諸葛武侯,尚且要“七擒七縱”某個蠻王,絕對不是因為武侯是抖s,而孟獲是抖m……

    雲南郡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隻有一個要求,你丫自娛自樂別來找茬,ok?

    孟獲一開始表示“我覺得不行”,七擒七縱之後,就大叫“我覺得ok”,然後諸葛武侯嗬嗬一笑,表示“我覺得很普通”,幾經調教,這才讓整個蜀漢後方表示“我覺得可以”。

    因為諸葛武侯的一係列神操作,這才有了整個西南地區的貴族階層,他們可以假裝聽不懂關中方言,但絕對不能假裝自己不認識漢字。

    交流是存在的,隻是中原這一二百年動不動就從蓬萊東路砍到南天門,西南這幫“七大聖”,也著實看不懂“天庭”行情。

    武德年雖然有幾詔前往長安朝貢,但那時候前去長安的蠻子,不少是打著看看風向的意思,正經想要和中央朝廷建立雙邊交流的,基本沒有。

    “張弘慎回信怎麽說?”

    臨漳山中,長孫無忌正在給金魚投食,一旁站著看魚兒爭食的張德回道:“兩個人選,一是進達世叔,另外一個,則是蘇定方。”

    “不成啊。不成。”

    老陰貨想也不想就搖搖頭:“牛秀是另有重用的,老夫也不瞞你,原本皇帝是打算儲才牛秀,以備儲君。隻是世事難料,沒曾想北地旋即而定,至於西域,又盡數落入手中。本想蕃地總有變數,皇帝一枚李淳風這等閑子,竟是攪動蕃地,如今成了一鍋粥。”

    這一樁樁故事,老張不敢說親力親為,但有不少幺蛾子,都特麽跟他脫離不了幹係,當然老張是不敢說給老陰貨聽的……

    “至於蘇定方,資曆不夠。若是有守衛京畿的資曆,倒是不差,如今麽,還是謀求西域建功吧。”

    說著,長孫無忌還開了玩笑,“蘇烈要是願意認老夫為義父,倒是可以。”

    噗!

    “咳咳咳咳咳……”

    老張剛喝的一口茶,就噴到了池塘裏。

    “那以長孫公之見,誰人可用?”

    將魚食盒子蓋上,長孫無忌拍了拍手,一邊踱步一邊道,“有一人,老夫以為很有可能。”

    “誰?”

    “劉弘基。”

    “那老東西要是成為天使,安撫西南,怕不是要壞事。”

    老張眉頭一皺,顯然對這個人是不看好的。

    “不錯,老劉是能幹出這種事情來的。這廝要說膽小,著實膽小如鼠;可又膽大,堪稱膽大包天。若是讓其見著銅山,怕不是瞬間就把我們賣了,立刻投靠皇帝,那銅山賺個功勞人情。你也是知道的,中國少銅,倘若西南銅山當真采伐便利,這六詔,都得死!”

    “伊予銅山那點產量,眼下還算可以,至多二三年,怕是連山東都填不滿。長孫公久在中樞,這十來年稅賦如何,當比我清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