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二章 五鬥米太少(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9898更新時間:2019-05-21 08:22:57

    江都對上官儀來說,實在是談不上有什麽美好回憶。他爹就是死在這裏,而他自己更是在這裏死裏逃生。

    這也是為什麽一到江都,就感慨“舊年江都一場夢”,對上官儀來說,當年就特麽是一場慘無人道的噩夢。

    如今還是渾渾噩噩的,若非楊仁恭介紹,他連寫應製詩的機會都沒有,更談不上跑去科舉中進士。

    講到底,上官家還是要比土鱉們強,至少上官儀的“知己”是老楊家的。

    “遊韶兄,武漢消息傳來啦!”

    李奉誡穿的極為隨意,上身跟t恤似的,下身一條麻布長褲,在外麵奔跑,別人還以為他沒有穿衣服。

    這等穿戴,士人不多見,窮漢是見得多。

    “甚麽消息?”

    正在寫文章的上官儀一愣,忽地反應過來,“怎地恁般快,這漢陽江夏到揚州,哪有這般快的?”

    “哈,此間門道,不可外傳。”

    李奉誡笑嗬嗬地說著,卻讓上官儀深信不疑,因為京城和長安,都有人傳言,說是華潤號有特殊的傳訊渠道和方式。哪怕從西域傳消息回來,都能控製在三天以內,簡直匪夷所思。

    朝廷“加急”,任你幾百裏加急,跑死多少匹馬,都做不到這種程度。

    靠著時間差,華潤號在河南、山東、江淮,可是殺了不少不知道死活想要挑戰江湖地位的豬頭三。

    “兄長已經命人寫了一封信進京,王二郎還是能說得上話的。”

    “哪個王二郎?”

    “王敬直啊,他跟兄長還有魏王都是有交情的。兄長讓王二郎舉薦你,到時候弘文閣內混個差事有甚難的。”

    前侍中王珪的兒子,又是一直跑魏王那裏白看書的書蟲,這點麵子還是有的。

    別說看在王珪的麵上,就是魏王李泰自己,也不可能說王敬直開口直接就回絕。那還混個屁,真去做寫酸詩一天到晚除了裝逼幹啥啥不成的酸儒好了。

    橫豎又不是讓上官儀去做個弘文閣學士,混個啥啥郎,或者啥啥秘書,惠而不費的事情。

    不但賣了王氏一個麵子,李泰還能賺個“好兄弟講義氣”的名氣。

    至於王敬直背後有沒有什麽阿貓阿狗亂拱,那是王二郎自己的事情,李泰根本不需要理會。

    “這……”

    上官儀頓時就呆住了,這特麽就這麽簡單?這不科學啊,老子中了進士,在京城簡直跟鹹魚差不多。要不是楊恭仁還有三分薄麵,連混個長期飯票都混不到啊。

    人和人的差距真的有這麽大?

    說實話,上官儀對李奉誡某種程度上還是有優越感的。比如李奉誡別說進士了,一個職稱都沒有,上官儀頗有一種老夫可是正規渠道出品。再一個,李奉誡別說不給魏王李泰麵子,連朝廷征辟都是當放屁,混了幾天班就辭職,簡直陶淵明再世。

    當然了,上官儀覺得李奉誡是比不上陶淵明的,然而他大概也不曉得,李奉誡壓根就瞧不上“采菊東籬下”那破爛調調。

    和嫌棄工資太少的“靖節先生”不同,李奉誡屬於能放話“我對錢沒有興趣”的貞觀款爺。

    履曆上更是令人羨慕,就一個,皇帝玩宣紙大派送,暴漲供應主持生產的,就是他李奉誡。

    就這麽一條履曆,李董要是哪天嗝屁,他兒子上位,起碼也得讓李奉誡混個將作監的二三把手,實在不行,工部侍郎肯定有的。

    所以說,感情上有點不能接受,但理性出發,上官儀還是拎得清,知道李奉誡是屬於有資格任性的同輩英傑。

    “遊韶兄無須擔心,兄長早就打聽好了。褚遂良除職黃門侍郎,本是要返鄉丁憂,不過如今這世道……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