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八章 實利(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916更新時間:2019-05-21 08:23:22

    朝鮮道鴨綠水北岸,皇帝儀仗從簡,但還是玄甲護衛銳士成軍,綿延出去,馬隊似一條十裏長的巨蟒,就這麽裹著中軍大帳,鬆散卻又犀利。

    “噢?這就是那個鹿?”

    “最大的野性難馴,脾性暴躁,但隻要偶有馴化,力大勝牛。磧西有兩頭別種,曾頂死過一大三小棕熊,乃是罕見怪獸。”禦前說話的,乃是提拔進入民部的賈飛,如今雖說年紀輕,職位低,更是被人吐槽“常與禽獸為伍”,可皇帝不是士大夫,用之以能是最起碼的素質。

    “如此說來,馴鹿不堪大用。”

    “回陛下,確實如此。”

    賈飛誠懇道,“最合秋冬使用的,不是大角駝鹿,而是大角馴鹿。此鹿體型次等,但也有牛馬力,雪地奔馳二倍漠北馬,行二十裏,可補一次精料,出肉膘比漠北馬高,低於河套馬。其餘馬鹿、麋鹿,此類中國多產,便是楚州、揚州,也有野種。”

    “一頭馴鹿,能運一石米糧否?”

    “能。”

    馴鹿能運輸物資顯然不止一百斤,但一百斤是一個重點的點,能抵得上三到五個人的運力。大部分時候用人運輸,損耗不是運輸本身,而是人自己要吃糧食。

    這也是為什麽牲口如此重要的原因,牲口除了單次運力較高之外,可以不吃主糧,而吃雜糧,能省很大的一筆。

    哪怕武漢這種道路運輸條件數倍於別處的地方,牲口存欄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不僅僅是為了肉類蛋白的攝入,其中也包括陸地五百裏一千裏的運輸需求。所以張德在長江河道中心的沙洲上,開辟了大量馬場。

    長江中下遊兩岸,若非有糧食產出需求,是相當優質的養馬地,隻是為了避免侵占基本糧食產出,張德選擇了山坡地以及沙洲養馬。

    “賈卿於馴鹿,可有成效?”

    “大種鹿已經選出三百,十七年存欄各等馴鹿三千五百頭,投入使用三百頭,為敦煌宮采買。十八年擴欄,河北遼西共有馴鹿五千二百頭,並河套一千餘頭,若是入冬調用,如今是夠了的。”

    馴鹿說到底隻是馬匹的補充,實際上皇帝營帳之外,冬季運輸用的更多的是駱駝。而且還是優選出來的一種雙峰長毛駱駝,這種駱駝不似常見雙峰駱駝那樣換毛痛快,一到夏天,就比較辛苦,但是在冬天,戰鬥力倍增。

    “此鹿較之牛馬,飼料用度如何?”

    “能省最少三成。”

    馴鹿如果不是有特別需要,比如要吃鹿奶、鹿肉、鹿角,那麽追逐苔原林原的話,能省更多,大牲口中,也就牧羊能夠比。

    如果是存欄圈養,青料需求也比牛馬少,說到底還是馴鹿體重要輕一些。

    “依賈卿之間,皇家可以飼養幾何?”

    皇帝問的,是保持多少種群劃算,賈君鵬心領神會,這個皇帝和別的擺闊老板不同,對實利要求極高。如果養鹿不經濟,那就直接不養,搶靺鞨野人養的不就行了?

    “多了也是無用,有三千即可。”

    三千數量的鹿群,差不多就是一個小部族的保有量,能夠保證不需要太過依賴漁獵,日子也好過不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