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一章 奔頭(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882更新時間:2019-05-21 08:24:00

    嘀——

    急促的哨聲響起,鹹寧市鎮施工段的幾個包幹區,立刻有旗手在那裏揮舞手中的小旗,各小隊隊長看到旗號,這才招呼著隊裏的勞力,趕緊收拾了家夥,準備吃飯。

    平整的路基上,還有巨大的灌沙鋼碾,使得整條道路遠遠看去,就像是一條土黃的長絲帶,綿陽開來二三十裏,若不是有山水阻隔,仿佛是無窮無盡一般。

    “噫!咱們武漢修的路,就是平整!誰也及不上哩。”

    “吃飯了吃飯了,晌飯有肉有油麵,還有黃米粒兒的饅頭,趕緊多吃點!”

    “多吃個甚?這日頭,放個一刻鍾,都餿成甚麽了,隻能喂豬。還是臘月裏上工好,冷是冷,可放個三五天都成。”

    “噫,你還想著帶著家裏的婆娘不成?”

    “這兩個月不上班,工錢少啊,也就是混個開銷。”

    “快了快了,再有半個月,就換班了。”

    “走走走,說這個作甚,吃飯了。”

    工地上的勞力,農戶不多,縱有山民,也是類似木蘭村出來的那種,一早就跟張德有過合作。大部分的力役,都是武漢本地工坊裏排出來的。這一點也算是武漢的一個大政策,讓工場主和工人,都是又愛又恨。

    但這也是無法的事情,道理武漢都講開的,誰要是覺得發財是自己的聰明才智,賠本就是武漢坑人不解釋,那自謀出路就是,武漢是不留人的。

    不管是東廠、西廠,大戶雖說掏錢,但更多時候還是撿了便宜,而且很多時候,如“專利廠”收錢,往往到了關內道河南道,那是隻當沒看見沒聽說的,由著大戶們撿便宜。

    可真要讓大戶們離開武漢前往京城、長安、揚州等大城市,然後永生永世不來武漢,卻又是做不到的。

    武漢的市場經過“十年生聚”,消費能力比長安隻強不弱,這不是什麽吹牛逼,而是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連數學工具都不需要,從實際的感受都能察覺到。

    說到底,還是最基本的道理,一個土豪家財萬貫,他也隻穿一雙鞋出門,一天也吃不了一頭豬,和窮逼也就隻有家當上的消費區別。

    至少在這年頭,土豪們的無腦消費、自我價值的高端消費,還是很險隘的,縱然有市場,也是“狼多肉少”的局麵。

    而武漢大部分常住人口都是工人、小市民,他們不消費是不行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什麽都要掏錢,而且是沒有退路的。和蘇杭的市民階層不同,武漢的大部分市民階層,甚至連鄉野“老宅”都不存在。

    和蘇杭土豪們一旦遭遇天災人禍,就收拾細軟全家老小往鄉下跑不同,不拘漢陽、江夏,都隻能幹瞪眼。

    郊區的每一寸地,哪有小戶染指的資格。

    由此不難看出,整個武漢,每天的硬性消費,是如此的龐大,大戶縱然再怎麽不歡喜武漢官府的吆五喝六挑三揀四,看在開元通寶的份上,也隻能捏著鼻子認賬。

    張德帶著一幹官僚要修路,缺人手缺勞力了,也就是白紙黑字往各大工坊通知一下。不是商量也不存在討價還價,不服從就關門。

    而且即便是行政命令形式的“地方大政”,事先論證,也是有大商戶參與的。道理講開,未來有什麽好處,收益是多少,合作的話會有什麽政策傾向,都是能拿出來公示拿出來說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