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章 秉持(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878更新時間:2019-05-21 08:24:18

    “今年勞力缺口較之去年,依然是擴大趨勢。大頭還是礦場、冶金廠、紡織廠、繅絲廠……尤其是繅絲廠,女工缺口今年有沒有五萬?”

    “接近六萬,五萬四千幾的缺口。今年黃州桑應該也能起來,安州、隋州新增桑田、蠶房和貞觀十八年同期相比,增加百分之十七。眼下武漢本地已經兩班倒,鯨油用量也高,繅絲廠是嚴重缺人的。”

    聽到幕僚的匯報,張德點點頭,也有些嚴肅,“今年壓力會很大,江西這裏,房相既然要用到武漢,抽丁還是要比照貞觀十九年。大工程能快不能慢,這個你們心中有數,現如今也隻能說,諸君群策群力,除了砥礪前行,我等也別無他法。”

    “觀察放心,必不然觀察失望!”

    會議廳內幕僚、佐官、屬官紛紛表態,大小目標設定好之後,“事業心”隨著團隊的氣氛,自然也就越發強烈。

    和別處官場逐漸沉澱不同,因為風格迥異別處,武漢的官場內部,“思變”反而一直是屬於主流。對內審視的中下層官吏,多少有點“精神分裂”。“家國概念”從原本具備單一的效忠對象,變成了一個抽象的概念。

    之所以說是“精神分裂”,因為武漢官場出來的官吏,一旦被借調別處,就會顯得格格不入,武漢係的風格十分強烈,又因為技術能力相對卓越,便更加顯得“特立獨行”。這種體會,對“土生土長”的武漢人而言,還算不錯。

    但對武德朝陸續“渡過”到如今的武漢官吏來說,這就有點太招人眼目,和他們一貫的秉持,是大相徑庭的。

    對這種情況,張德沒有疏導,這種“精神分裂”隻會越來越強,他是樂於見到的,也是原本的期望。

    本該“國泰民安”的貞觀朝,因為某條土狗的亂入,被人為地幹擾成了“大爭之世”,隻是這種“爭”,和士大夫們的一貫所思,大相徑庭罷了。

    “對於武漢,本府是不擔心的。這十幾年官吏培養,咱們武漢官吏之能,本府是看在眼裏的。百姓所識有限,看不出端倪,但當朝諸公,如房相、杜相等當世英傑,也是心中有數。再進一步,皇帝陛下那裏,在座的各位,也是上了內府遴選名單,說不準哪天就調去洛陽任用也未可知啊。”

    說笑間,張德伸出手指點了點,“你們看,‘皇莊’缺稼穡令了,從武漢挖人;遼東缺工程隊了,從武漢挖人;揚州缺造船廠了,從武漢挖人……外朝內府嘴上說不要,身體倒是挺老實的嘛。”

    整個會議廳頓時傳出一陣嗤笑聲,顯然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作為府內長官,諸君能從武漢走出去,我是樂於見到的。但走出去不是說做個高官就算了賬,光耀門楣是要緊的。但還是要記著,在武漢砥礪前行,經年累月的加班,難道就隻剩‘前程’二字了嗎?前頭有人問我,說那個北地來的端木原,是什麽來頭,怎麽我這般看重?”

    張德手指收攏,重新握成拳頭,“端木平之是什麽來頭,我隻說一個,以他的才能,安北都護府大都護和房相都幾次招攬,皇帝那裏也是掛了號的,監督遼東弛道的薛公,也是數次招募他,隻不過人誌不在此。”

    “用一句話來形容端木平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我不是說端木平之不好功名,隻是於他而言,功名是為其‘誌向’服務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