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二章 衍生需求(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7924更新時間:2019-05-21 08:24:24

    “阿郎,旁的都還好,隻這唱段,著實尋不得厲害的編排。”

    忙於建設“雲韶局”的武二娘子聽說滎陽鄭氏要流竄到武漢來,立刻打起了世家底蘊的主意,隻是她卻是個聰明的,沒有直接討要,隻說自己的苦處。

    果然,老張一聽她叫苦,便寬慰道:“放心放心,這幾日滎陽鄭氏的人就要到了,有甚曲式,我自去幫你淘換來。”

    “大族大樂,予卻是不要的。這‘雲韶局’多是在市井江湖,前幾日演了個《玄奘法師西行記》,倒還算有個趣味。也虧難市井本就有猴兒戲,請了舞文弄墨的過來編排,這才有了個像樣的。”

    “知道知道,我甚時候讓你失望過?將來還指著你這‘雲韶局’做大場麵。如今武漢的戲,襄州也是知曉的,能演幾個經典出來,便不怕沒有進項。”

    指著一文錢兩文錢的,隻能說聊勝於無,貼補一下底層。真正大頭,還是“中高端”市場,主打名利場。

    講究場麵的,最不差錢的並非是貴族,反而是民間商賈和官府官僚。前者自己有錢,後者單位有錢。這年頭,公帑私用的從來不少,否則皇帝為什麽要自建內帑?還不是怕了跟朝廷那幫老爺含混不清?

    可惜好曲目不是那麽容易出來的,而且這年頭的主要“禮樂”都跟製度有關,想要通過才藝表演撈錢或者進行宣傳,必須降低“逼格”以及觀眾聽眾門檻。

    各色戲曲是最好的,可惜戲曲的規製並沒有一個準。

    說到底,工科狗對此是徹底無能為力的。

    他又不是湯顯祖這樣的戲曲界超級天才,在大唐混了三十年,他除了“兩隻老虎”唱的更溜之外,賣到天南海北的每一首詩,他不要說唱了,連彈劍低吟都做不到,就會念。

    然後又有一些情況是比較糾結的,文藝界人士在這年頭,讓他們用“俗言”哼唱是沒有經驗的。而工人商販,大部分時候隻聽得懂小調小曲。諸如什麽“妹妹過來看看,哥哥身上有寶貝”這種,就是唱“阿爺無大兒,木蘭沒長胸”,在江淮也不怎麽流行,而且調門跟揚子江兩岸的口音大相徑庭,更是聽不懂了。

    始皇帝“書同文”做到了,可到底還是做不到“語同音”,為什麽老張非法穿越之前“推廣普通發”辣麽重要?因為“芙蘭人”唱歌要讓“胡建人”聽懂,是很不容易的,最後可能也就是一起唱“爆劉繼芬”……

    交流的範疇太廣,藝術交流盡管隻是文化交流中的一種,但其效果是很好的。能夠強化歸屬感、集體感,在社會生產活動中,它降低了損耗,提高了生產效率,這些都是無形之間達成的。

    而曹老爺子做的事情,就是給後人打下了一個極其恐怖的基礎。當然了,人瑞老先生居然還能磕毛豆,還能嘬兩口米酒,老張懷疑曹憲下一代的人都死光了,他還活著。至少有一代人是享受不到曹老爺子創造的福利。

    想要曹憲死的人不少,恨之入骨的世家大族更是到處都是,但老張在側,除非曹憲自殺或者老死,否則隻要對曹憲下手,老張根本不會含糊,正好找個借口反過來斬盡殺絕。

    本來就是你死我活的遊戲,琢磨妥協共存,絕無可能的事情。

    因為有了曹老爺子的事業,文藝工作者們的創作,才能夠進一步下放到下裏巴人工農商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