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七章 不懂(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8496更新時間:2019-05-21 08:25:18

    “大娘子,薛家如今便指望著大娘子……倘若大娘子撒手不管,還有甚麽出路?”

    不惑之年鬢有霜白的漢子佝僂著身子,小心翼翼地在薛招奴麵前露出了淒淒慘慘的模樣。

    “河東薛氏還能亡了不成?不是還有個仁貴兄麽?”

    說起來也是微妙,薛招奴跟了張德,而薛仁貴卻又和張大象是“狐朋狗友”。雖說兩個都是姓薛,但隻是在蜀漢的遠祖有關係,薛仁貴這一支早就自立門戶,而且行市一直也不怎麽利落。

    “他薛禮怎配等同視之?”

    “這話說的,阿郎舉薦了仁貴兄,將來校尉、將軍簡直是探囊取物。再者,仁貴兄妻族乃是荊襄豪門,你們現在有個甚麽?也配說出這等話來。”

    阿奴鄙夷地看了中年漢子一眼,“你麽隻說河東世道不好,這世道怎麽不好了?我看挺好的,河東呆不下去,去京城就是了。難不成,還真的想做個甚麽出口的勾當?”

    “河東世族,多是如此的,大娘子明鑒啊。”

    雖然阿奴一向是個吃貨,但張德的口水吃多了,十幾年也不可能光長胸長腿不長腦子。河東所謂的出口是甚麽意思呢?就是從河東的北地山口走出去,跟草原部族做貿易,一進一出,賺頭極大。

    隻是現在的情況擺在那裏,別說甚麽薛氏,就是太原王氏、溫氏,也根本無從下手。尉遲恭就在漠北駐紮,北軍人數是不多,但橫推漠南漠北是綽綽有餘。

    以前駐軍壓力大,可隨著食品、衣衫、武器等物資的高效生產,後勤壓力連漢朝時期的五十分之一都沒有。

    發起一場正規軍數量五千左右的戰役,後勤根本不需要再搞個十萬民夫青壯。僅僅是新式大車和大量的邊地養殖戶,就足夠支撐運力。漠南貿易線上各州縣的騾子、驢子、挽馬的存欄量,數量早就超過了三十萬。

    連“湖南”都有職業擼牛高手,何況北地?

    一架獨輪車保守點運輸一石半或者兩石的物資,折算成罐頭,一台獨輪車就能給一個旅一次管夠。這要是換成挽馬拖拉的大車,數量更是驚人,漠南有些路況好的地段,可以直接上到長期二十石供應。

    唐軍的武力鎮壓,是強行把遊牧改變成了定牧,並且控製住了對草原的物資輸入。

    想要讓草原的產出大於投入,對中央王朝來說,難度有點大,但要說把威武雄壯的操馬漢子揍成羊倌兒,也就是兩代人的事情。

    而又因為某些不可描述的壯勞力“黑洞”產業的興起,這個事情就是不斷在加速。

    僅僅五年不到,安北都護府的“收益”,“皮草”在其中的份額,是不斷下降的。而“羊毛”“皮子”的比重,卻又不斷地上升。

    反應到現實中,無非是控製區內生存的“百姓”,其經濟結構發生了劇烈變化。

    事物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在一定的地理空間中,必然會發生連鎖反應。草原上的軍事鎮壓,生活習慣的強行扭轉,也導致了河北河東等靠近邊境地區的世家豪強無法再從草原的“走私”貿易中獲取巨額利潤。

    因為這個巨額利潤已經被李董的強力爪牙尉遲恭給截胡了,範陽盧氏這等巨頭也隻能幹瞪眼,然後連幹瞪眼也做不到,變成了等幹眼……然後李董果然來幹範陽盧氏的各種眼。

    超級世家尚且無法對抗,何況那些三四五六代也就是個地方小強的次級世家?就算沒有薛道衡死在楊廣手上這種事情,落到李董這個時期,薛氏依然要嗝屁,可能因為薛道衡的脾氣,嗝屁的方式還要更加花樣繁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