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五章 尋思著(1/2)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6736更新時間:2019-05-21 08:25:49

    “西秦社、關洛社、大河號……眼下‘河中金’在敦煌的庫房,就是這幾家承接。咱們兩家,就算去了西域,這‘河中金’是別想染指了。倒是‘天竺金’還能指望一二,若是能在天竺開辟新莊,倒也是個營生。”

    不敢說推心置腹,但因為都到了同去西域赴死的地步,王二郎也沒什麽不好跟湖州小哥哥說的。

    蔣師仁聽了王符的話,想起了一個事情,眉頭一挑看著王符:“我在湖州時,倒是有個莊園營生,不過是姓張的偷偷摸摸搞的,在流求島上,貞觀十七八年的時候,辟田就有二三十萬畝,死人不少,不過獲利頗豐。”

    “這幾年漕運南來的‘南海米’,怕不是就是這路數?”

    “那是交州貨,流求島上的米不一樣,質地上乘,不輸浙水米,也就比珍珠米差上一線。一畝能有四石多。”

    一畝四石多,那就是貨真價實的上田,不過當年老張讓人開辟流求莊園,成本投入之高不可想象。很長一段時間就是純消耗,每年要貼進去二三十萬貫,這還沒算一些常規火耗,以及征服土著時候的戰爭支出。

    實在是三大船團在海上雖然牛逼,登陸之後的效率著實遠不如唐軍正規軍。似唐軍登陸扶桑,一二千人就能打崩一國兩國,然後就是橫推數百裏,威震千裏之外。

    三大船團前期主要還是靠著“唐軍”的名頭招搖撞騙,說白了就是土匪假裝官軍,糊弄窮鄉僻壤的土鱉。

    不過成果是喜人的,流求島北開辟農田之後,等於就有了基石。糧食產出保證了維持勞動力數量,雖然還是需要大量的糧食輸入來保證運行,但主要業務是種植園經濟。

    甘蔗、牧草、無花果、杜仲、花椒……不管是香辛料還是藥材還是調味品,這些都是東南地區極為受歡迎的大宗物品。

    加上采珠業、捕魚業以及海產加工,利潤相當可觀。“忠義社”中各家原本是觀望態度,後來就陸續在島北開辟種植園,前後莊園有一百多個。勞力一度緊缺,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之後就有了各種“海角奴”“倭奴”的輸入,海上“奴隸貿易航線”繁榮的原因,就在這裏。

    而且流求大島不比別處,它離東南海岸很近,前往倭地兩季各有季風洋流,加上優秀的船隻和航海經驗,天然地成為了海上貿易路線的中轉站。

    離流求很近的泉州,一度出現過一個月之內沒有新船進港的尷尬局麵,因為那時候流求對奴隸的需求達到了最高點,正好是甘蔗的收割期。

    “師仁的意思是……效仿流求故事?”

    “若在西域,自然是不行的,可要是天竺,倒是有些門路。說來慚愧,早先認識個東天竺的王子,可惜也是因為姓張的……原本以為,有了這門路,怎地也要賺上一筆。前幾年倒也不差,結果後來高達國居然被滅國了。東天竺如今一盤散沙,李淳風那妖道趁機勒索,如今東天竺,成了無主之地,不知幾人稱王的戰國局麵。”

    “怪不得……我曾聽家中長輩提起過,說是泥婆羅諸國如今借兵南下,盤亙東天竺,那天竺大王雖有雄才,卻也隻是維持一番。吐蕃為勃律、象雄聯軍所滅,蕃地番兵幾乎盡為妖道所用,我等若是去了,怕是要先借他氣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